詩詞歌賦,天文地理,工匠技巧。
父親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李奕明白,他永遠(yuǎn)也無法去模仿父親。
父親是獨一無二,也是曠古絕今!
身為太子,他明白此行的用意。
父親讓他們跟隨,可不僅僅是為一場戰(zhàn)爭。
“奕兒,先前在鐵礦,你看到什么?”
李瑄突然向李奕提問道。
“回父皇,兒臣看到的不僅僅是代表國家重器的鋼鐵。還有工人的藤盔、鐵鞋、生命繩等。據(jù)說以前礦工多死于非命,如同草芥。現(xiàn)父親改革建筑、礦產(chǎn)制度以后,發(fā)明護具,減縮工期,以安全為主。諸地工匠死難者大幅度縮減?!?/p>
“萬事以民為先,國家才可和平長久。生命無價,并非草芥!”
李奕稍微一回憶礦場的情況,立刻向李瑄回答道。
“奕兒將來會是仁厚的君主?!?/p>
李瑄對李奕的回答很滿意!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
在李瑄心目中,繼承人最重要的品質(zhì),就是仁政愛民。
他南征北戰(zhàn),開創(chuàng)基業(yè),準(zhǔn)備將大唐在大食百年爭霸上畫上句號,為萬世開太平,希望在將來的改革中,體恤民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瑄在教導(dǎo)李奕上,從來沒有說過保住李氏千秋萬代。
而是斷定李氏和大唐,有屬于自己的宿命。
他比任何一代人強調(diào)“華夏帝國”、“中國”。
將華夏帝國置于大唐王朝之前。
將華夏歷置于年號之前。
因為這是歷史的必然之路。
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李瑄希望從他開始,君王不要想著享樂。
而是承受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