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話語一出,學者們圍繞方圓,爭論起來。
“諸位以為,這天地真就廣袤無盡嗎?有史以來,也僅僅有羅馬這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與我大唐接觸?!?/p>
“若信方圓,該有天邊,為何不曾有人達到?”
在學者們爭論不下之時,李瑄說出自己的意見。
華夏人常說的“天涯海角”和“遠在天邊”,但都是文人的想象,沒有人去過。
中原自詡中央之國,以華夏為中心,四方為戎狄蠻夷。
可想過戎狄蠻夷以外為何?
眾學者不解其意,但都如學生一樣,認真聽著李瑄發(fā)言。
“有道是實踐出真知。如果是方圓,就到達天邊。如果世界是球體,從東出海,還回會到原點……”
李瑄向學者說這番話,意味著大航海,將要開啟……
龍舟南下,淮水之郡
李瑄會在未來幾年里物色一名有勇氣者,學習航海、水文知識,與學者、科學家一起,向茫茫大海發(fā)起挑戰(zhàn)。
智慧宮的中外學者聽到李瑄的話后,內(nèi)心震驚不已。
他們只是在議論天地到底是圓的還是方的。
以為是一場辯論。
一直以來,這樣的話題只能是辯論,不切實際。
而至尊卻提出嘗試,以一艘船只出海,探索天地的盡頭。
這和送死有什么區(qū)別?
未知才是最恐懼的。
或許至尊說得不錯,如果天地是球形,從東面出發(fā),會從西面歸來。
至尊改進指南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于茫茫大海辨別方向。
假如世界不是球形,而是一塊陸地,海洋的盡頭,就是天地的盡頭。
只是他們疑惑,這片陸地,又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存在?
實際上,不論是華夏,還是波斯民族,亦或者西方。
但凡是一個古老的民族,都有學者猜測過世界是一個球形,而且還是一個在轉動的球形。
原因很簡單,太陽與月亮,不斷循環(huán),此起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