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唐的外國學者,個個聰慧。
他們出發(fā)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漢族,現大部分都能掌握一定漢語。
即便聽不懂李瑄的話也不要緊,會議過后,會有人告訴他們。
李瑄抬手,所有學者重新落座。
李瑄的地位,大詩人、大詞人、大文學家、大發(fā)明家的身份,注定李瑄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奉為圭臬。
唐人看李瑄時,眼中含光。毫不掩飾對李瑄的崇敬。
外國人眼中,李瑄是傳說中的神靈。
“朕今日想問諸位一個問題。有誰考慮過,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我們腳下踩的大地,是什么樣的形狀?是方,是圓,亦或者其他形狀?”
李瑄立于中央,拋出這個問題。
有的東西,如果沒有他的引導,很難在短時間內出現。
他也不想有那么多稱號。但他既來之,就必須將腦海中有限的知識留下。
一石激起千層浪。
至尊為什么會問出這句話呢?
這句話,恰恰將學者們問住。
他們一直活躍在這世界,卻無法得知天地的方圓。
“智慧宮中,我也是學生。諸位可暢所欲言?!?/p>
李瑄笑了笑,讓諸位盡管說。
事實上,在大航海開啟前,沒有任何人能證明世界是圓的。
有的知識一些人的推測、猜測,以及后人的捏造。
待人到達星空,才能真正看到世界是圓的。
包括李瑄現在的言行,在大航海前,也只能算推測。
“回至尊,大地廣袤無垠,四野平坦,天理應為方,方能與地之方正契合,仿若榫卯相扣,構建乾坤秩序?!?/p>
一名漢家學者,用天地皆方的猜測,想證明天地皆方。
“古人有過記載,以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循環(huán)往復,猜測天是圓的?!?/p>
又一名學者認為天地是圓的,有理有據。
二人話語一出,學者們圍繞方圓,爭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