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也有一批學者在智慧宮,與外國學者取長補短。
李瑄來到智慧宮,宣布譯書的學者,可以永久成為唐人。
凡發(fā)明利國利民之物者,依舊會獎勵官職、爵位。
以激勵這些外國人在大唐扎根,徹底為大唐效力。
阿費夫等學者動容,他們只是外來人,從未奢求過大唐的爵位、官職。
但有大唐皇帝親口承諾,他們不得不信。
手舞足蹈,激動溢于言表。
大唐作為最文明的國家,有英武的天可汗統(tǒng)治。
看洛陽的布局和繁華,人人都想永居于此。
對一些波斯人來說,本來已被大食統(tǒng)治。是天可汗將他們解救出來,還能自稱波斯。
一個個卯足勁,希望能創(chuàng)造出利國利民的東西,讓天可汗看到他們的價值。
李瑄在洛陽城陪伴妻女數(shù)日后,在臨走前的一天,召所有智慧宮的成員,到智慧宮聽從他的演講。
現(xiàn)智慧宮的祭酒為聲名赫赫的文人蕭穎士。
他在開元時期進士及第,起起落落,一直推后進為己任,被稱為“蕭夫子”。
李瑄之前請李白為智慧宮祭酒,但李白對這種以譯書、數(shù)學、經(jīng)文、發(fā)明、哲學思想為主的智慧宮不感興趣。
所以李瑄令蕭穎士為祭酒。
雖然是從一品官職,但沒有多大權力。
許多人認為智慧宮祭酒,連侍郎都比不上。
智慧宮中,大唐與外國學者加起來共一千三百余名,包括李瑄隨行的官吏,坐得滿滿登登。
智慧宮的主殿布局是李瑄設計的。
如后世的大會堂一樣,能坐一千多人。
更方便去交流。
“拜見至尊……”
李瑄和蕭穎士進入智慧宮的主殿后,所有人起身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