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沒有被廢,讓一些大臣松一口氣。
而一代名將王忠嗣被貶魚米之鄉(xiāng),令人唏噓不已。
自王忠嗣代守邊郡以來,大大小小戰(zhàn)斗,從無敗績。
他的父親王海濱在武街之戰(zhàn)為國捐軀,九歲時被李隆基召入皇宮。又在壯年時被貶。
他以悲劇開始,似乎又以悲劇結(jié)束!
如果不出意外,王忠嗣將來會在江南一代的諸郡輾轉(zhuǎn)。
永嘉郡之后還有縉云郡、余姚郡、余杭郡等等。
當然,王忠嗣也會有翻身的機會。
那就是,太子繼位!
李亨繼位后,只要不是傻子,就會重新啟用王忠嗣,獲得王忠嗣的效忠,穩(wěn)定局勢!
文武大臣都不禁在想,完全取代王忠嗣,充滿銳氣,且所向無敵的李瑄,不知會如何做。
李瑄面對李隆基的宣讀,無能為力。
他在進入長安的那一刻,就知道與太子情同兄弟的王忠嗣,最好的結(jié)局,就是被貶為太守。
事情的比歷史上的石堡城事件嚴重,但結(jié)局比歷史上要好。
永嘉郡比漢中郡要舒服得多。
昨天下午,李瑄入興慶宮提前向李隆基交待,他暗示過李隆基,王忠嗣功績巨大,從未敗績,殺死王忠嗣令邊關(guān)將士寒心,不敢效死命。
也提醒現(xiàn)在朔方軍、河東軍騎兵要與吐蕃大戰(zhàn),王忠嗣死一定會對河朔騎兵有影響。
李隆基本就因蒿箭射蒿之論,淡化對王忠嗣的殺心,經(jīng)李瑄一提,便準備讓王忠嗣以后在遠離長安和邊塞到江南富貴。
心中最苦澀的,當屬李林甫。
他費盡心機,想要一石二鳥,將太子廢掉,阻礙王忠嗣入相。
現(xiàn)王忠嗣被貶,勉強達成他的目標,但太子還是好好的。
太子不除,他一日不能安寧。
最關(guān)鍵的是,李林甫自己麻煩纏身,他知道盧鉉已死,御史盡招供。
圣人會怎么處理他呢?
他很可能一敗涂地,李瑄,簡直是他的克星。
接下來,李瑄又向李隆基上奏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的罪行,并將罪狀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