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羅興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回稟七郎,是大詩人王摩詰來茶肆避雨,長安推崇王摩詰者,比比皆是,連圣人、王公,都對其備受青睞。故而如此!”
羅興打聽好后,跑上來告訴李瑄。
他所說的“圣人”,為李隆基。按照大唐禮制,在朝堂上,百官稱皇帝為“陛下”,皇帝自稱“朕”。
但在私下,官吏、百姓,多以圣人、至尊稱呼李隆基。而李隆基一般以“我”自稱。
王摩詰!王維!
李瑄心中一動,這個名字,他如雷貫耳。
結(jié)合這一世的記憶,李瑄知道此時天下最出名的詩人,不是“謫仙人”李白,而是二十一歲就狀元及
早春贈王補闕
“浮云遮天,想要郊游,卻又下雨。能與公子相見,也是緣分?!?/p>
王維笑著向李瑄回復一句,畢竟李瑄年紀小,他以為李瑄聽不懂他的弦外之音。
他早就聽說過李瑄的名號,好勇斗狠,昨天在青樓暴打李屹,讓人津津樂道。
王維以“公子”稱呼,而非“郎君”,代表他不想與李瑄親近。
這個時代,只有王公宗室的子弟,能被稱為公子,屬于書面稱呼。而“郎”以融入大唐的風貌中,是親近之稱。
在私下皇帝都會稱呼臣子為“郎”。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難得王補闕有此雅興,我贈王補闕詩一首,希望雨后天晴,能夠盡興。”
李瑄也微微一笑,他了解文人的性格,特別是王維這種大才子,自己如果沒有真才實學,他們只會敷衍。
“王維能得公子贈詩,榮幸之至?!?/p>
王維聽到李瑄的話后,面色一怔。這種語氣,不像是他所聞的李瑄。
而且初次見面,直接贈詩,不太合理。
贈詩之舉,是無法直接拒絕的。他也想看看李瑄能寫出什么樣的詩。
“來人,上筆墨!”
茶肆的管店博士,聽到王維與李瑄的話后,連忙大喊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