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們渴望“公平”,憎恨“特權(quán)”的心理,讓法家有一批崇拜者。
殊不知,正是因為儒家中庸的外衣,美化了法家的殘酷。
許多人不經(jīng)意間,犯下死罪。就人性而言,法家的殘酷性任何人都無法接受。
而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更適合“順”,引導人性渴求。
儒家強調(diào)的是個人責任,而非個人權(quán)力。
這亙古不變。
但變得是人心,人心若變,本末倒置,一切都會崩塌。
所以李瑄聽到達奚珣扣他法家的帽子就想笑。
“李相善辯,我自愧不如。但就算將黑的說成白的,也不能不遵循規(guī)律。難道李相幻想著天下沒一個貪官?這符合實際嗎?”
達奚珣心中一虛,李瑄話落以后,他用“善辯”來諷刺李瑄。
人都是寬于律己,嚴于待人的。但李瑄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地方官吏也要求嚴格。
完全不考慮實際。
“我從未想過天下間一個貪官都沒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朝廷大臣要做的,就是要將大部分不良官吏,變?yōu)樾〔糠帧7湃尾还?,風氣將越來越惡劣。只有考成法和一條鞭法實施,才能有限遏制這種現(xiàn)象?!墩撜Z》上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為地方官,這只是最基本的準則。”
李瑄重申自己重在遏制貪腐蔓延。而且懲治貪污腐敗,不是一蹴而就,要源源不斷。
哪怕一條鞭法考成法實施,一定會有不少貪官污吏鉆空子。
“啟奏陛下,臣難以接受李相的新法,請圣人明鑒?!?/p>
達奚珣已經(jīng)陳述,他希望李隆基能作出判斷。
他不想再與李瑄爭辯。
“達奚侍郎,你反對一條鞭法和考成法,然給出的理由表面上冠冕堂皇,實則令人失望。你到底想幫誰說話?”
李瑄看李隆基猶豫不開口,立刻對達奚珣質(zhì)問道。
“我一心為國家!”
達奚珣自然不會承認。
“為國家能說出這樣的話嗎?敢不敢看著我的眼睛?!?/p>
李瑄瞪著達奚珣。
達奚珣剛想回以目光,但他看到李瑄眼睛的一瞬,立刻將頭撇過去。
他利益在其中,無法直視李瑄眼中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