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倒不是覺得自家子侄無能,只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們家的子侄就是能考上,也不一定是考得最好的那個,能考到最好的官職。
推薦、舉薦制就不一樣了,只要他們還在位置上,但凡他們家孩子看上的官位,就不可能落到別人手上。
但是……
禮部尚書悄悄抬眸看了九皇叔一眼,認命地嘆氣。
九皇叔不是在跟他們商量,是在通知他們。
與其到最后被動接受,什么好處都撈不著,不如主動請命,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由自己來制定科考規(guī)則。如此,還能為自家孩子,爭取一些隱性的好處。
“可!”禮部尚書主動領命,九皇叔自是不會為難。
至于禮部尚書的小心思?
九皇叔也不在意。
人非草木,怎么可能沒有私心,沒有私情。
老大人們兢兢業(yè)業(yè)為朝廷為差,他們的子孫后代享有一些優(yōu)待也是應該的。
就是他,也愿意把好的官職,給自己的心腹。
他都有私心有私情,又怎么能要求百官沒有一絲私心與私情呢。
私心、私情可以有,但一切都要在規(guī)則之內(nèi),不得破壞規(guī)則。
就像他帶兵一樣,手底下將領給自己看中的人,乃至家中孩子更多、更好的機會,但想要往上升,只看軍功,不看出身。
同理,不管是禮部尚書,還是哪位老大人,他們可以給自家子侄機會,甚至把最好的機會給他們,九皇叔也是允許的。但機會給了,能不能抓住,那就要看個人本事了。
就像他會給王子戎、謝三、宋宴和顧隨最好的機會。讓他們跟在這些經(jīng)驗豐富的老大人身后學習,把他們派去最適合他們的地方建功立業(yè),但若是他們沒有本事,握不住這些機會,他們想要晉升也不行。
還是那句話,機會可以給予,但想要晉升、想要身居高位,就得拿出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