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賀相、六部尚書的鼎力支持,不管是重新制定對官員的考核細(xì)則,還是以科考的方式,為貧困縣城定選拔官員,都順利的展開了。
這次科考只為幾個貧困縣城,定向選拔縣令,并沒有說日后所有官員,都要用科考的方式來選拔,沒有斷大家入朝為官的路,朝廷的官員雖有小小的不滿,但也不敢說什么。
而且,公示上也說的明白,這次需要縣令的幾個縣城都十分貧困,資源也極為匱乏,普通官員沒有辦法改善當(dāng)?shù)厍闆r。
為了能讓當(dāng)?shù)匕l(fā)展起來,朝廷這才以科考的方式,定向選拔最優(yōu)秀的人才,前往這幾個縣城,只要身家清白,家族三代無人犯事者皆可報考。
當(dāng)然,挑選條件這么苛刻,給的待遇也是極好。
此次縣令任期三年,三年后只要達(dá)到了吏部定下的要求,就能官升三級。
此次選拔不接受推薦、舉薦,符合條件的學(xué)子、官員都可以參與報考,屆時科考前三名者初入圍,由吏部的官員再次考核,最終擇優(yōu)錄用。
此次選拔除了縣令外,還有縣丞、主簿等一系列的職務(wù)。
每個職務(wù)的要求都寫得明明白白,日后去哪里為官也寫清楚了,報考者可以按自己的情況和想法報考。
簡單點(diǎn)說,主動權(quán)在報考者手中,而不在朝中那些大人手中。
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有自信能考過所有人,你就可以挑選你想要的職務(wù)。
“這,這,這……也太,太驚世駭俗了。從來都是官員聽從朝廷的安排,什么時候由自己說了算了?”這是本身已有官身,但官職不大的六部小吏,看到公示后的反應(yīng)。
“這上面有多達(dá)十五個縣需要縣令,還有縣丞、主簿等一系列官職,少說也有百來個,每個人卻只能報一個。若是我報的職位能人輩出,我明明考的極好,卻沒有進(jìn)前三甲如何是好?”這是心動了,卻不知要如何選擇的年輕考生。
“所以,怎么報考也是一種學(xué)問。對自己的本事有信心,那就挑最好的地方去,若是對自己的學(xué)問沒有信心,那就挑差一些的,那些世家公子不愿意去的地方?!?/p>
“這,這……這些地方,那些世家子弟也愿意報考?”圍觀告示的寒門學(xué)子,懷疑地看向說話的人。
那人指著告示上,一條加大加粗的話:“看到?jīng)],上面寫了,三年內(nèi)若能將貧困縣治理到吏部認(rèn)可的標(biāo)準(zhǔn),就可以官升三級。你覺得,那些世家子弟有幾個,能有本事在三年內(nèi)官升三級的?”
“我若沒有猜錯,這什么定向選拔,就是……”給那些世家子弟鍍金用的。
這話,那人不敢說。但他相信在場其他的寒門學(xué)子,也跟他一樣,心里也是這么想的。
但是……
看不見刀光的戰(zhàn)爭
哪怕寒門學(xué)子心中懷疑,這次所謂的定向選拔官員,是為了給那些世家子弟鍍金,可等到報考的時候,他們還是十分積極主動的去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