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當(dāng)朝宰相孔卿白,三朝元老素有賢名,就連姬姒意也要敬讓三分。
眼瞧著有了出頭的人,其余朝臣紛紛響應(yīng),朝堂之中風(fēng)向頓時轉(zhuǎn)變。
“宰相所言極是。”
“殺人充公乃亡國之兆?!?/p>
“陛下當(dāng)以仁德立國,不可縱容新臣胡言亂策!”
“尚且還未入仕便已經(jīng)如此囂張,若真讓他當(dāng)了官豈不是得反了天了!”
“…………”
耳邊聽著朝臣中的句句罵聲,姬姒意神色平靜,卻并未立刻表態(tài),只是盯著李洵玉,仿佛在等他的回答。
面對全世界都在與自己為敵的場面,李洵玉卻笑了,朝著孔卿白拱了拱手:“宰相大人所言極是?!?/p>
他話鋒一轉(zhuǎn),朗聲開口說道:“臣并非倡導(dǎo)屠盡百官?!?/p>
“臣所言之策,乃設(shè)自贖令?!?/p>
“凡為官之人,若曾有貪墨之行,即日起限期三月內(nèi)自報(bào)數(shù)額,悉數(shù)上繳國庫者,可免往日之罪?!?/p>
“若拖延不報(bào),待御史與大理寺查出證據(jù),當(dāng)即處以極刑,滿門抄斬!”
隨著李洵玉話音的落下,原本正在破口大罵的諸臣頓時一怔,語氣頓了頓,目光下意識的朝著孔卿白望去。
宰相孔卿白眼神微頓,似未料到他竟能另辟蹊徑,既施壓又留路,既可收回流銀,又不致亂政。
在朝堂上片刻的寂靜后,有人的神色動了動,垂眸小聲嘟囔著什么。
“若此策當(dāng)真施行,我等……倒未必不能接受……”
“此舉雖有迫壓之意,但也是自清門戶,不失為穩(wěn)政之舉?!?/p>
“強(qiáng)者不可欺,懦弱不可立……這李洵玉,還真是狠得下心?!?/p>
那窸窸窣窣的議論聲自然也落入了李洵玉的耳中,他的神色中流露出幾分胸有成竹。
依照此法,想必絕大多數(shù)官員都會乖乖交錢。
只要先把這些貪污的小官調(diào)好了,那些刺頭自然好拔。
過了許久,姬姒意終于開口,目光灼灼的看著他:“你既言有策,不只收舊賬,可有法制新章?”
“所謂減少貪污之法,自然是有的?!?/p>
聽到姬姒意問到自己想說的點(diǎn),李洵玉微微一笑,眼神中流露出幾分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