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堂的重心則是:“吾皇萬金之軀,豈可輕涉險地?若有不測,國將何依?臣請皇上三思!”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如今無論是主戰(zhàn)派還是主和派,已然站在了同一條戰(zhàn)線上。
云起書院那幫有毒的也齊齊附議,戰(zhàn)歸戰(zhàn),但吾皇別去,讓咱們小將去!
太子蕭治立于左側(cè)的儲位上,神情肅穆。
他知,此戰(zhàn)兇險,若能勝,則國威大振;若敗,則國本動搖。父皇此舉,究竟是福是禍?
無論如何,他不希望父皇出征。
要去,也是他去。
蕭治早年覬覦皇位,是因為他查到母親珍妃慘死乃吉慶皇太后的手筆。
他想報仇。
如今大仇得報,他對于皇位并不執(zhí)著。
父皇還年輕,在位幾十年根本不在話下。
他愿意沖鋒陷陣,保家衛(wèi)國。若他陣亡,后面還有九弟。
九弟宅心仁厚,定能做個好皇帝。想到這些,蕭治上前一步,神情肅然:“父皇,兒臣愿帶兵出征,以盡孝道,以報國恩!”
他是太子,就算不是御駕親征,也是儲君出征,代天巡狩,同樣能起到振奮人心的效果。
明德帝深深看一眼太子,眸底翻滾著不可言狀的慈父柔情。
這個兒子好樣的!目光堅定,凜然正氣。
不愧是惠正皇太后歷經(jīng)半生,挑選出來的北翼君王。
明德帝抬手,將蕭治請戰(zhàn)之奏壓下,沉聲道:“朕意已決,御駕親征,毋庸再議。太子留守京師,監(jiān)國理政,朕方能安心出征?!?/p>
次日,《翼京周報》幾個大字:北翼君王御駕親征,誓雪國恥,收復(fù)失地!
報紙一出,舉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