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上字跡清秀但潦草,似乎寫得匆忙。
“此番學(xué)成歸鄉(xiāng),本欲教化鄉(xiāng)親,不料村風(fēng)敗壞已久,非我所能挽回。
現(xiàn)將此記藏于密處,望將來有能人異士窺見村中真相,拯救生靈。
”“村人素來重男輕女,凡生得女兒,便被視為白費工夫。
許多人家的女兒一出生,或被溺死于水井,或被棄于荒林。
更有甚者,將女嬰投入深林,以避人耳目。
可見村中人心的愚昧與冷酷。
”“剛回村不久時,我只知村中頻現(xiàn)異象:時長有黑氣縈繞,寒風(fēng)無端,屋內(nèi)雞犬驚鳴。
村民推斷,是因為村中有妖異。
我幼時曾翻閱捉妖古籍,知道那是無數(shù)冤死幼女之怨魂不散,凝聚而成的怨氣。
”“但當(dāng)我告知村長,提出更改陋習(xí),超度亡靈時,竟無人贊同。
村人不省反思,反而畏懼加深,提出祭祀以驅(qū)妖。
”“自此,村中定下規(guī)定,于仲夏設(shè)壇祭妖。
而祭品,亦是村中女童。
彼時村人皆稱:女孩兒陰氣重,獻之可祛村中陰氣,更能撫慰妖異。
于是,殺女童之事愈演愈烈。
”“日復(fù)一日,被獻祭的女童怨氣積聚,愈加濃重。
至此,怨靈不再只是幽影妖氣,而是化作真妖,貌若女童。
可村人仍不自省,反將其歸咎于祭品不凈,于是獻祭更為頻繁,甚至有剛出生的嬰孩亦不放過。
”“我曾多次嘗試四處勸說,盼望眾人懸崖勒馬。
然而眾人愚昧,怒言以對,拳腳相加,指我妖言惑眾。
”“近日來怨念愈來愈盛,妖氣時長彌漫村中,如濃霧籠罩四方。
村中人昨夜來襲,毀吾門扉,擲石傷人,令我心寒透。
今以我血寫此書,還望有朝一日,有捉妖師神通至此,得見此信,終止殺戮,超度怨妖亡靈。
”“妖之源,不在山林,而在人心。
妖之禍,不在陰靈,而在人為。
”“吾言至此,吾力將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