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山學會做棉被的流程后,也沒立刻就接單,而是先用自家的棉被試做了一下,確定做出來的棉被在林回星這里能過關后,他才開始承接村里人的棉被加工生意。
蘇小山也是個實心眼的人,饒是林回星之前已經(jīng)說這棉被難做,做一床棉被至少要三百個大錢,他也沒按照這個價格收錢。
蘇小山家里的條件在村中絕對是能算得上是差的,所以林回星也十分不理解這孩子是怎么想的,作為村里唯一一個愿意幫大家做棉被的人,他不漲價就算了,竟然還自降升價。
對此蘇小山想得卻很明白:“這棉被做起來就是繁雜了一些,其實不怎么累人,我手腳又快,一天就能做出一床來,都是族人,三百個大錢太多了,我收三分之一就夠了?!?/p>
實際上就是這三分之一的價格,蘇小山都覺得自己太黑心了,畢竟做一日工就能掙到一百個大錢,這個工錢不管放在哪里都算得上是很高的報酬了。
林回星一臉無奈地勸道:“你這個孩子,知不知道手藝就是資本,這做棉被看著難,其實多看幾眼就知道這流程了,今年大家可能都找你做棉被,但是等到明年,說不定大家就能自己做了,你不趁著現(xiàn)在掙錢,還要等到什么時候掙錢?!?/p>
其實之前村里人有不少人都來看過林回星做棉被,也就是大家舍不得那個錢去買牛筋,也舍不得花錢去找蘇大榮定制工具,要不然早就有人站出來和蘇小山競爭了。
在林回星的勸說下,蘇小山到底是改變了主意:“那我就收兩百個大錢,我一百個大錢,師傅你也收一百個大錢,直到我把師傅買牛筋和找大榮叔定制工具的錢還完為止?!?/p>
其實買牛筋這點錢對林回星來說真的不算什么,不過蘇小山用了他的工具后還記得給錢這件事情,確實讓他覺得挺寬慰的。
林回星笑著點了點頭,又提醒道:“行,不過我這院子也不大,你要長期幫人做棉被的話,還是把這些東西搬到你自家的院子去的好,也省了你來回跑的功夫了?!?/p>
村里的土地不值錢,家家戶戶的院子都圍得很大,蘇小山家的院子也是很大的,完全支應得開。
蘇小山聽完也沒推辭,當天下午就拜托村里人幫他把那沉甸甸的幾塊大木板和其他工具搬回了家。
因為蘇小山是林回星親口認證過能出師了,所以當天下午就有好幾家人跑去找他做棉被了。
棉線都是各家的女眷和小孩抽空紡的,有了現(xiàn)成的棉線用,蘇小山那邊的出貨效率也很快,除了下雨天外,基本都保持著一天一床的產(chǎn)量。
每次做完一單活,蘇小山都會給林回星送錢過來。
這天蘇小山把今日的一百個大錢交給林回星后,一臉憧憬地感嘆道:“再做兩床棉被,我就攢足九百個大錢了?!?/p>
林回星在上梁溝待了這么長時間,對于村里這些小年輕的心思,也算是有幾分了解了,聞言當即秒懂:“哦,我看你也到年紀了,這般心心念念地攢錢
,可是在替自己攢媳婦本?!?/p>
蘇小山并不是愛與人說笑的性格,被林回星這么一打趣,直接鬧了個大紅臉:“才不是呢,我年紀小,還不急著成家呢,而且我阿翁已經(jīng)給我攢夠娶媳婦的銀錢了。”
林回星想了想,蘇大華幫自己送了好幾次貨了,蘇小山的姐姐大丫也交過一次十字繡了,他家里確實已經(jīng)替他攢夠媳婦本了。
這下子林回星的好奇心還真就上來了:“那你不攢媳婦本,這般辛苦攢錢是為了什么?”
因為做棉被的手藝是林回星教的,蘇小山對于他也是十分的敬重,這會兒也沒隱瞞:“我攢錢是想買幾斤棉花給我阿姐做一床棉被?!?/p>
“我爹已經(jīng)給她定了人家,是我阿娘娘家村子里的一戶人家,那戶人家三個兒子,我阿姐進門后更是最小的兒媳,我想著給她做一床棉被當做嫁妝,讓她到婆家后能夠有幾分臉面。”
因為今年村中棉花種的不多,大家都把棉花看得很緊,現(xiàn)在村中一斤棉花至少要買一百五十個大錢。
蘇大華一心為兒子打算,對于女兒,他早就說了,等到女兒出嫁的時候,他會找林回星買一匹布,讓她做兩身新衣服帶去娘家,更多的就沒有了。
蘇小山的阿娘去得早,他是在蘇大丫的背上長大的,姐弟兩的關系很是深厚。
以前家里窮,連累得蘇大丫也不好說人家,這會兒家里的條件好了一點,蘇大華又惦記著建新房,給兒子娶親,要是可以的話,他還想給自己續(xù)弦,所以能用到女兒身上的銀錢就更加少了。
對此蘇大華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畢竟女兒總歸是要嫁出去的,附近幾個村子,多的只讓女兒帶兩身舊衣裳就出門子的人家,他還想著要給女兒買布裁新衣,任誰看來都算是體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