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再好吃,杜昭華連著吃兩頓,就想換換口味,“小荷,餅吃膩了吧,有什么想吃的嗎?”關于杜昭華對她的各種稱呼,白荷娘已經習以為常了,“我沒有吃膩啊,肉夾膜好吃,今天做的煎餅也好好吃。
”說罷,還咋咋嘴,仿佛還在回味早上吃的薺菜煎餅。
得了,這位問了也是白問,還是自己想吧,杜昭華看著那一籃子薺菜,那就做薺菜鮮肉餃子。
后世北方有句俗語是:“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
”北方吃餃子講究自己和面,南方多是買餃子皮,杜昭華雖是個地道的南方人,確實面食愛好者,餃子自然也是自己手搟皮。
白荷娘手勁大,揉面技術在杜昭華的指導下,可謂是突飛猛進,白荷娘熟練地將面團搓成條,分成一個一個小劑子。
杜昭華拿起搟面杖壓皮,餃子皮滴溜滾圓,厚薄勻稱,嗯,杜昭華很滿意,手藝不減當年吶。
餃子皮固然重要,可餃子的滋味取決于餃子餡,想要餃子陷不柴,就得加水,蔥姜花椒沖入水中泡著,少量多次地往肉餡中加水,照一個方向攪打上勁,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拌的肉餡也是這種方法,也叫做水餡包子,不過包子更講究點的會用高湯拌餡。
片刻后,蓋簾上擺滿了圓滾滾的餃子,杜昭華將其倒入早已沸騰的水中,因是生餡要點兩三次水。
沒有熬高湯,杜昭華在碗中放豬油醬油以及蝦米,用開水一沖,再放煮熟的白胖餃子,最后再加點胡荽,蝦米是從東市買來的,不多,價格也貴,也就只夠留著自家吃。
這就是兩人的午食啦,白荷娘夾起一個,吹了吹就放入口中。
杜昭華話到嘴邊,還未來得及說,她已經燙的張開嘴直斯哈,也不舍得吐出來,最后囫圇著咽下去了。
杜昭華無奈,遞給白荷娘一杯水道:“慢點吃,不著急,我管夠的”餃子咸淡恰好,皮薄餡多油水足,咬下一口鮮嫩多汁,大小剛好,一口一個,這樣餡里汁水就不會流出來。
午時客人更多了,有許多都是早上的回頭客,新品薺菜鮮肉餃子同樣銷量喜人。
杜昭華還是低估了客流量,后面還有一個人在排隊,備好的食材就已經賣完了,只好對未買到的人表示抱歉,拿出一籠包子。
杜昭華莞爾一笑道:“明天本店會多備些食材的,現(xiàn)只剩一籠蒸餅——筍肉饅頭,25文6個,郎君要買嗎?”本是留給兩人吃的,筍丁肉餡,看來是保不住了,排在前頭的是一個年輕郎君,見杜昭華笑語盈盈地與他說,臉騰地紅了,捏緊衣角,“我我買。
”送走最后一個客人,杜昭華趕緊提前將打烊的木牌掛在門口,原是順手讓陳木匠做的,以為用不上的,畢竟坊門到時間就會關閉,營業(yè)時間由官方控制,沒想到第一天就用上了。
眼見著客人走遠,白荷娘才收回戀戀不舍的目光,豬肉饅頭她還沒有嘗過呢。
見她如此模樣,杜昭華笑出聲道:“晚上再包幾個就是了,大白,大方點。
”“娘子,我不饞的,就是有點點好奇豬肉饅頭的味道。
”“嗯。
”不理會杜昭華的敷衍,白荷娘跺跺腳,轉身進廚房收拾碗筷。
杜昭華換了一身翻領小袖胡服,租了一輛牛車前往西市。
東西兩市分屬長安城的兩端,從安邑坊去西市基本是橫跨整個長安城。
牛車來到朱雀大街,杜昭華不是第一次來這,仍是感慨道:“這條馬路好寬!”足有120多米寬,都可以作為機場跑道使用了。
穿過朱雀大街,再橫跨三個坊,終于到了西市,東市是熱鬧繁華的,西市便稱得上是喧嘩,吆喝聲、談笑聲不絕于耳,其中還夾雜著胡人含糊不清的漢話聲。
一路逛過去,能看到不少胡商,杜昭華經過一家胡姬酒肆,遠遠就聽到了充滿異域風情的音樂,胡姬身穿艷麗的裙子跳著胡旋舞,就連空氣中都仿佛充滿了葡萄酒的味道。
杜昭華收回視線轉頭卻與另一人的目光對上,那雙眼黑白分明,眼角稍揚帶著少年人的傲氣,對方眸光微閃,似是沒想到會在此遇見她。
是他——宋縣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