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壓低聲音,“我聽說啊,是因為不滿縣令大人給她說的親事才跑的。
”竇娘子沒答,只道:“我乏了,我們歇息吧。
”聲音帶著顯而易見的疲憊。
杏春閉嘴了。
七日過去了,縣令小姐失蹤之事幾乎人盡皆知,可愣是沒有一張縣令小姐的畫像流出。
縣令府正堂。
縣令夫人急得已是焦頭爛額,已經(jīng)整整七日了,她實在是忍不住了,“竇伯,你現(xiàn)在就帶著小姐的畫像去府衙。
”“記著,悄悄地去,別讓老爺發(fā)現(xiàn)了。
”“別讓我發(fā)現(xiàn)什么?”縣令老爺緩步步入正堂,絲毫沒有女兒失蹤多日的焦急。
“老爺,咱們不能再等了,晴兒始終沒有消息,得趕緊將她找回來才是啊。
”縣令夫人迎上前,語帶哭腔。
“哼!不肖女!找什么找?找回來又有何用?她既如此不想回來,那便不必找了!”“還有,決不能去外頭張貼她的畫像,她一個女子,最是不該示人。
”縣令甩開了縣令夫人伸過來的手。
這幾日,他每每去縣衙,總能收獲許多異樣的目光,那些同僚下屬,指不定在背地里怎么議論他呢,他不想事情鬧得更大。
縣令夫人哽咽,“老爺,晴兒再怎么不是,那也終究是我們的女兒啊,她一個人孤身在外,叫我如何安心?”“行了!不必再說了,她既然愿意在外面拋頭露面,那便叫她去,等吃夠了苦,自然就會回來。
”縣令的話無人敢置喙,竇伯只得又將畫像放回了書房。
縣令夫人心灰意冷,險些暈過去。
“報!老爺!夫人!找到小姐在哪了!”一看門小廝快步跑了進來。
“在哪?在哪?小姐在哪?”縣令夫人撐起身子,急切問道。
“就在鎮(zhèn)東的江氏茶飲記,是這婦人上報的。
”小廝指了指身旁的婦人。
“當真?你怎么知道那是小女?”縣令夫人雖開心,可仍舊警惕心起。
婦人有些害怕,戰(zhàn)戰(zhàn)兢兢開了口:“那女子是七日前同老婦一同去店里做工的,聽她說話的口音是官話,加之她說自己姓竇,與縣令大人同姓,老婦這才斗膽猜測那女子應(yīng)當是縣令家的小姐。
”“是了是了,定是晴兒了,晴兒只會說官話。
”縣令夫人喃喃道,“快!快帶我過去!”“額”婦人猶豫,“有句話老婦不知當講不當講。
”“只要和晴兒有關(guān),你直說便是。
”“同晴兒小姐相處七日下來,老婦總覺得小姐此次蓄意離家不是偶然。
”“什么?”縣令終于出聲。
婦人接著道:“確實如此,老爺,那晴兒小姐與茶飲記的店主有說有笑分外熟絡(luò),哪像是剛結(jié)識不久的樣子?”“更何況,小姐千金之軀,一看就知是沒做過活的,尋常店鋪哪里會收?可偏偏那茶飲記收了。
”“若要老婦說,此次小姐離家出走,說不定就是那茶飲記的老板攛掇的。
”婦人說到最后,好似真替縣令打抱不平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