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魚同江言捉完蜂,走到半路,又去衙門前的告欄上揭了張黃老二的畫像,這才回家遲了些。
進(jìn)了門,江念魚一眼便看見了竇晴,她打發(fā)江言去將蜂子放好,自己一人走到竇晴面前。
“來了?”江念魚同竇晴打了聲招呼。
竇晴都快急死了,單刀直入道:“江掌柜,現(xiàn)下可如何是好?那山匪怎么就盯上了我們呢。
”“匪徒做事,哪還要講緣由?”江念魚道。
她見竇晴這樣著急,也不打算賣關(guān)子了,直接道:“竇娘子不要急,我倒是有一計(jì),只是還需竇娘子幫我牽線。
”“你說,我正愁幫不上掌柜的忙呢,只要我能做到,我一定出手相幫。
”竇晴毫不猶豫地承諾。
得了竇晴這句話,江念魚并不意外,她知道竇晴是個(gè)懂得感恩的人。
她拿出黃老二的告示,“竇娘子,這人便是坎子山山匪中的一員,他罪孽深重且在逃多年,一直是縣衙重點(diǎn)抓捕之人,所以,我希望縣衙可以出手剿匪。
”“如此,我們的危機(jī)自然也就解除了。
”竇晴聽了江念魚的話,第一反應(yīng)是覺得此法不錯(cuò),第二反應(yīng)便是此法行不通。
她為難地看向江念魚,“江掌柜此法是好,可掌柜可知,上任縣令曾下令剿匪,最后卻無功而返,可見,此法很難行得通。
”“更何況,我爹不一定會(huì)同意。
”說到此處,她的聲音越來越小。
不是竇晴要打擊江念魚,她是了解她爹的,她爹的行事風(fēng)格向來是不出頭不拔尖,只顧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便罷了。
而江念魚的法子卻甚為冒險(xiǎn),她爹同意的可能微乎其微。
“無妨,我將此法告訴娘子,只是想讓娘子為我引薦縣令大人,到時(shí),我會(huì)盡力說服大人。
”“好。
”竇晴仍舊點(diǎn)了頭,“既然掌柜執(zhí)意如此,那我便將掌柜引薦給我爹。
”“茶飲記與工坊本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前是我靠著茶飲記才開起了工坊,如今也終于到我?guī)椭栾嬘浀臅r(shí)候了,此事我定會(huì)全力以赴。
”竇晴看了眼天色,“馬上就是午時(shí)了,我爹每日會(huì)在家中歇晌,掌柜若是無事,現(xiàn)在便同我一起去吧。
”“好,勞煩竇娘子稍等片刻,我先去取些東西。
”江念魚拿上了蜂子和告示,同竇晴一起前往縣令府。
江念魚去的不巧,縣令今日提早下衙,恰好在用午膳。
江念魚只能在前廳稍等。
竇晴給了江念魚一個(gè)安撫的眼神,去后院請(qǐng)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