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漢不敢怠慢,打開柜子,拿出了一本冊子,放在了大寶面前,
大寶慢慢翻著冊子,淡淡的問道:"你們虎口峪多少戶人家?"
胡老漢哈了哈腰:"我們村有八十二戶,人口…"他遲疑了一下,胡老漢去公社開過會,知道以后成立了生產(chǎn)隊,社員們的工分口糧那是一人一份,除了生老病死,其他人都要一卯頂一楔,不能多也不能少。
"六百,六百…"他在心里計算了一下:"六百七十二人。"
大寶翻到最后一頁,他啪的一拍桌子:"胡說,這里明明記著六百六十九人,連新生兒都記上了,那三個人是怎么回事?莫非你想挖社會主義墻角?"
胡老漢嚇得腿都軟了,連連擺手:"冤枉啊領(lǐng)導(dǎo),我哪敢干這事?實在是,我跟您說實話吧,這三個都是這兩年新嫁過來的媳婦兒,所以沒在冊子上。"
大寶冷笑一聲:"胡村長,你這是欺負我年輕???這嫁過來的媳婦兒怎么不上戶口冊?怎么分地?沒有地吃什么喝什么?"
胡老漢直嘬牙花子,大寶又一拍桌子,嚇了他一跳,這才說道:"同,同志莫動怒,這三個女人其實不是嫁,嫁過來的,是我們買過來的。"
"買過來的?"大寶冷笑一聲:"怎么?我們新社會還可以買賣人口了?"
胡老漢一臉的苦相嘆了口氣:"那咋整?窮山溝子,沒人愿意嫁過來,不買咋整?"
大寶定定的看著他,好一會兒才點點頭:"你說的還挺有理,這樣吧,你帶我們在村里轉(zhuǎn)一轉(zhuǎn),回去我也好跟書記交差。"
胡老漢是一點懷疑都沒有,其實在他,包括所有村民的心里,從來沒把買回來的女人當人,那不過是生育的工具而已。
胡老漢也不敢違拗大寶的意思,畢竟還要指著公社的救濟糧,全村人才能活下去呢,前天有山外的親戚來串門,人家都說了,秦家溝和王莊村五家店成立了生產(chǎn)隊,救濟糧馬上就發(fā)下來了,好家伙,這是半年以來,第一次吃上飽飯。
這一下虎口峪的人都盼著早點成立生產(chǎn)隊了,不為了別的,就為了那一口糧食。
胡老漢和趕回來的會計帶路,帶著大寶等人在村里轉(zhuǎn)悠,惹來了一幫小孩的圍觀,
大寶也不惱,從挎包里掏出一把水果糖分給孩子們,不管大人犯了什么罪孽,孩子都是無辜的。
這一下孩子們更開心了,他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穿著雪白色衣服的哥哥。
八十多戶人家,能轉(zhuǎn)悠多長時間?不過是十幾二十分鐘的事兒,
大寶等人來到了村子中間,他停了下來,回頭對胡老漢說道:"你帶我們到那三家買女人的人家去看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必須看到本人,才能在戶口冊上添上這幾個人的名字,否則救濟糧不能按人頭發(fā)放。"
胡老漢和會計互相瞅了一眼,會計微微搖搖頭,胡老漢擠一臉的笑容說道:"領(lǐng)導(dǎo)同志,這就沒必要了吧?不就是三個女人嗎?我們哪敢撒謊騙政府呢?"
大寶眼睛一瞪:"你是要讓我蒙混公社領(lǐng)導(dǎo)嗎?趕緊帶我們?nèi)?!你越不讓看我們越看,你們肯定有貓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