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按住琴弦,只望著水面出神,連顏淮來了也沒有發(fā)覺,直到他用手中帷帽的輕紗擋住顏子衿視線,她這才抬頭看向來者。
顏淮將帷帽放在琴上,自己則在一旁坐下。
“什么意思?”顏子衿手指放在帷帽上問道。
“母親臨走前提過陪你還愿一事,我記得是今日,”顏淮開口道,“今日天氣好,帶你出去走走。”
這么一提顏子衿這才恍然大悟,確實秦夫人之前便念叨著要帶她去還愿,可耽擱來耽擱去到現在都沒去成。
“而且再過不久就是皇后娘娘的生辰,顏家也被邀請入席,事情還多著,此時要是不去后面更沒有時間了。”顏淮這么一提,顏子衿便又想起之前與慕棠說的話來,確實,不久就是皇后娘娘的生辰,那時候不止宮里連城中都要忙作一團,哪里還有時間悠哉悠哉去道觀還愿,要是拖得久了不僅不顯得虔誠,被秦夫人知曉了又得說他們兩兄妹做事不上心。
盡管有些疲累,但顏子衿還是點頭答應了,此時家里只有他們二人,也不想做太大的陣仗,烏泱泱一群人跟著有些招搖,也有些繁瑣,于是顏子衿隨意收拾一番,便只帶了木檀寄香兩人同去。
之前顏子衿被嚇得失了魂,秦夫人差顏淮請的便是清平觀的道長,清平觀坐落在城外三里處的乾妙山上,清平觀來者不拒,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皆可來此參拜。
而且觀里還定了規(guī)矩,只有每月下旬幾日才讓那些富貴人家得以走走排場清觀添香,若是誰想著破規(guī)矩想要獨占清平觀耍耍威風,觀內眾道也不會慣著。
其中緣由,主要是在這乾妙山山腰處原先坐落著皇家的太廟,太廟守衛(wèi)森嚴普通人不得靠近,后來先皇命人在山中另起了一處道觀,也就是清平觀以供百姓祈福。
有皇家在后面坐鎮(zhèn),于是極少有人敢亂來,也正因如此清平觀常年香火鼎盛,而且又有道人見仙鶴落觀化玉的傳言,來此參拜祈福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今日來清平觀的人不少,不少達官貴人的馬車在道上停了一排,于是命人將準備好的供品香燭帶上,顏淮帶著顏子衿先入了觀中。
在三清祖師前將還愿用的供品香燭奉上,顏子衿與顏淮兩人持香跪在蒲團上誠心拜了三拜,又投了不少香火,按著以往秦夫人的習慣點了幾盞燈替母親弟妹們祈福。
本來按規(guī)矩顏子衿還應該前去拜見之前替她招魂的道長,但問了觀中道士,卻得知道長不久前云游去了,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有些遺憾,不過既然來都來了,四處逛逛也好,顏淮此時卻不知道瞧見了誰,囑咐顏子衿在這周圍散散心但不要和木檀她們走散,讓木檀她們貼身照顧著,說著自己有事出去一會兒便快步離開。
寄香不像木檀經常隨著顏子衿出門,此刻得了機會,更是瞧著這邊熱鬧看著那邊好玩,聽說清平觀求簽極為靈驗,便攛掇著顏子衿和木檀去求一個。
木檀本來不感興趣,而且還得專注著跟在顏子衿身邊,更是不能分神,但顏子衿也勸她求一次,畢竟花不了多少時間。
三女這才奉上愿錢,一起在蒲團上跪定,已經有小道士捧了簽筒過來,顏子衿接過簽筒,一時也不知道自己要求些什么,只隨意搖著簽筒。
這時眼角忽然瞥見大殿側門那邊站著的一名勁裝麗人,她沒有同顏子衿一般戴著帷帽,她身著月白色束袖長袍,足踏黑綢長靴,腰上佩著一柄寶石短劍,用淡色發(fā)巾束著頭發(fā),正專心攙扶著一名老婦人起身。
顏子衿雖然沒有見過幾面,但還是認得出她正是之前談論過的那位趙家小姐,沒想到今日會遇上,可轉念又想起剛才顏淮沒說什么匆匆離開的樣子,難不成實在躲著她?
正想著,只聽得“啪嗒”一聲,從簽筒中掉出一根卦簽,顏子衿拿起一看,只見上面畫著一朵流云,下面寫著一句話——江水離離鄉(xiāng)云遠,白馬踏夢盼歸鴻,金玉碾為菩提塵,求得春秋做靈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