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外頭風冷,小主子……”梁九功低聲提醒。
“無妨,朕抱著他。
”康熙緊了緊手臂,將承祜護得更周全些。
承祜只覺得被阿瑪身上清冽的龍涎香和暖意包裹著,舒適又安心,小腦袋枕在康熙肩上,好奇地打量著晨曦中漸漸蘇醒的紫禁城。
他還小,能去的地方不多,孟嬤嬤通常都是帶著他在坤寧宮,寧壽宮和御花園、尚書房這幾處走走而已,去乾清宮通常是梁九功帶著的,但是他也會拐路,所以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這一條去上朝的大路。
青灰色的宮墻在微明的天光里顯得格外高大肅穆,宮人們無聲地穿行,遠遠見到御駕,立刻垂首躬身,退到墻根陰影里,靜得只聞腳步聲。
青石板上只有步履踏過的細微聲響,穿過幾重宮門,乾清宮巍峨的輪廓出現(xiàn)在眼前。
宮門早已大開,身著甲胄的御前侍衛(wèi)如同釘子般矗立兩旁,在晨光中泛著冷硬的微光。
見到皇帝駕臨,所有人齊刷刷跪倒,山呼萬歲的聲音低沉而整齊,帶著金屬般的鏗鏘,在空曠的廣場上回蕩。
承祜被這突如其來的聲浪震得小身子一抖,下意識抱緊了康熙的脖子,烏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掃視著跪伏的人群和那些閃著寒光的兵器。
他第一次看到這番景象,肅殺的武將和威嚴的文官各立于一側(cè),滿人剛剛?cè)腙P(guān)沒多久,身上的兵戈之氣還未退去,兩側(cè)的人很好辨別。
他生于宮闈,這般肅殺凜冽的朝前氣象,對小小的他而言是陌生而令人敬畏的。
康熙感受到兒子的緊張,寬厚的手掌在他背上安撫地拍了拍,腳步沉穩(wěn)地踏上漢白玉階。
乾清宮殿內(nèi)點著燈火,暖意驅(qū)散了晨風的微寒。
御座高高在上,鎏金蟠龍在燭火映照下威嚴畢露。
御座下,左右兩側(cè)的殿柱旁,已肅立著幾位身著蟒袍補服、須發(fā)皆白或神情凝重的王公大臣,他們是每日最先被召見的近臣。
見到康熙抱著皇子進來,眾人眼中皆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但旋即恢復恭謹,深深垂下頭去。
康熙站定在御階之下,將承祜輕輕放下。
他的小手依舊緊緊抓著康熙的袍角,仰著小臉,好奇地打量著那些陌生的大人們。
康熙低頭看他,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殿中每一個角落:“今日帶你見識見識,何為早朝。
安靜待著,不許出聲,可記住了?”承祜用力地點點頭,奶聲奶氣地應(yīng)道:“嗯,承祜乖,不出聲。
”他努力挺直了小腰板,學著周圍人的樣子,繃著小臉,試圖顯得很嚴肅。
那模樣,像只努力要裝成小老虎的貓崽兒,惹得康熙眼底的笑意幾乎要溢出來。
“梁九功,往前頭放把凳子還有桌子,給阿哥賜座。
”康熙笑著說。
見到他老老實實的坐好,康熙這才撩袍登上御座,端坐如松。
梁九功高唱:“皇上有旨——宣!”殿外候著的官員們,按照品級高低,魚貫而入,一時間,殿內(nèi)只聞衣料摩擦的窸窣聲和靴履踏在金磚上的輕微聲響。
承祜端坐在位置上,他看著那些穿著各色官服、頂戴花翎的官員們整齊地跪拜、起身,動作劃一,如同潮汐漲落,烏壓壓的一片,只剩下父親高高在上,接受著所有人的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