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太差了,必須大改!”
邢艾娜有些不忿,這劇本也有她的智力成果,怎么就被輕易否定了。
寧皓卻面色沉重地開口:“怎么個章程?”
他倒沒太大感覺,人家連張一謀的本子都懟得不要不要的,自己算哪根蔥。
(請)
n
教寧皓改《石頭》
“小寧,你見過正經(jīng)好萊塢劇本沒?”
南加大導演系優(yōu)秀碩士生決定給半路出家的廣告片導演上一課。
兩人齊齊搖頭,路寬攤開劇本。
磨刀不誤砍柴工,教會工具人才能更好地給自己打工。
“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和大制片廠,通常都會設置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叫做劇本分析師?!?/p>
“就拿你這部劇本來講吧,如果我是劇本分析師,接到你的稿子,。
簡言之,書友=好萊塢劇本分析師。
路寬講這些是為了引導他朝著商業(yè)化劇本的方向去改進,繼而道:“我認識一個華納的劇本分析師,通常在好萊塢的電影工業(yè)化流程中,他們會用一系列量化標準來評估劇本。”
說著拿起寧皓的劇本翻開剛剛標注的部分:“比如你這部《大鉆石》,如果男女主角的戲份不超過75場,往往就直接退稿,這是為了保證大牌明星的戲份,從而保證票房?!?/p>
“再比如你這里面的戲劇性事件,像開頭出現(xiàn)的可樂罐,寶哥錯把真翡翠送給妻子等等,這類事件在一個劇本里一般要達到至少50場左右,這是為了避免電影太流水賬不能抓觀眾的眼球。”
是不是又很熟悉?簡言之,戲劇性事件和男女主戲份=爽點,爽點不夠,刪書下架。
“我們現(xiàn)在回到《大鉆石》,按照好萊塢經(jīng)典的三段式結構,一般十分鐘以內要制造戲劇性話題或者說是懸念,三十五分鐘前制造一個故事或者分支?!?/p>
“以標準的120分鐘電影來計算,就是要按照大概3:6:3的結構來設計劇情和戲份,再看你現(xiàn)在的劇本,典型的頭重腳輕,中間還缺料,前面鋪墊的太多太密,到中間揭曉懸念的時候又沒有戲劇張力。”
寧皓聽得聚精會神,頭發(fā)都要薅禿了也沒發(fā)現(xiàn)的問題被路寬庖丁解牛一般拆借開來,心里直呼自己的劇本有救了。
“現(xiàn)在這樣,我們就以情節(jié)點為基準,把剛剛所說的75場戲和50場戲劇時間的標準往里面填充,當然了你這部是群像戲,沒有特定的主角,那這兩個數(shù)字就要酌情增加?!?/p>
寧皓不住地點頭,雖然不懂好萊塢,但對情節(jié)點這樣的基礎編劇知識還是不陌生的。
簡言之,情節(jié)點就是每一幕事件轉折的標志性事件、事實、劇情等,它會引導著觀眾往下一個劇情支線發(fā)展,進而把整部劇都串聯(lián)起來。
類似仙俠文中主角打通了一張地圖,突然接到一個傳音入密,山門危,速歸,然后進入下一章地圖或劇情,大抵如此罷了。
“另外,你這個名字也要改改?!?/p>
什么大鉆石,在混的都知道,新手書名字數(shù)越少越撲街。
“叫什么?”
路老板略作沉吟狀:“《瘋狂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