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想買大件,只要是沒有專用票的,就得靠工業(yè)券。
比如買自行車、縫紉機還有手表這類,每樣都得用幾十張工業(yè)券。
上次讓齊兵換了一張自行車票,就賺了140。
工業(yè)券留在她手里也沒用,不如讓齊兵在回農場前,也去黑市賣了換錢。
有消息了。
她打開一看,居然又是孟江海的親筆信,他字里行間都是對蘇晚秋的夸獎和稱贊。
信的最后,他說想為蘇晚秋開一個宣傳畫專欄,讓她畫一些關于工農和革命英雄題材的彩色連環(huán)畫。
還寫下了電話溝通的時間。
琉河公社有一部電話,蘇晚秋記下了時間,到了時候她直接去公社等著就可以了。
本來她也更擅長畫畫,寫作其實更多的是將原來看過的書進行摘抄和拼接,再寫下去,估計也就沒什么新鮮的了。
蘇晚秋當即回信,答應了孟江海。
這次她寫了三篇文章,都被文化局選用了,稿費一共是113塊錢,依舊是郵局代發(fā)。
加上這次的稿費,她身上有將近400塊錢。
蘇晚秋把錢裝進了縫在秋褲上的兜,就連睡覺都帶在身上,生怕被別人看見。
永樂村那塊宅基地上的房子必須得趕緊修,安置好滕招娣,她才徹底沒有了后顧之憂。
蘇晚秋找到常青松,想讓他幫忙找瓦工和木匠,一聽說要翻修老房。
常青松還以為蘇晚秋是為了任建強準備的。
“你們老大家的快生了吧?一家三口跟你們那擠著確實難受,要說你這當媽的真是盡心盡力,連房子都給老大準備好了?!?/p>
蘇晚秋只是笑,她可不是給任建強準備的房子,那個畜生不配。
而且這房也只是過渡,等到有了商品房,她一定會在市里買上三套,每個女兒一套房,讓她們都離開永樂村。
找好瓦工和木匠,商量好了價錢,第二天就開工。
永樂村不大,蘇晚秋宅基地動工,很快就在村里傳開了。
任建強和任志明也聽說了這個消息。
“爸,你說她突然要翻修老房,這是要干嘛?”
任建強扛著鋤頭和任志明并排回家。
“錢多得沒地方花了嗎?真是個燒包!”任志明呸了一聲。
“哎!爸,你說她會不會是想翻修完了,讓我和惠芬進去???”任建強忽然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