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歡喜
對于現(xiàn)在的趙顯來說,日日提心吊膽,借酒澆愁的活著,倒不如死了痛快。
只是,他想不通,他明明姓趙,姓崔的各個護著他。
他看不上表弟為他流放千里,嫌棄刁蠻粗俗的表妹為他充為奴婢。
甚至,他內(nèi)心抵觸的外祖和舅舅寧死也不肯承認那些兵器與他有關(guān)。
可他的親爹卻不肯放過他,想要他死,這就是皇家,真是可悲。
趙顯笑聲越來越大,整個身子顫抖不停,更加激怒了皇上。
“既然你想死,朕就成全你,來人,將睿王打入天牢,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視!”
趙顯卻是一點都不怕,跪地叩首:“兒臣謝父皇成全。”
御林軍進來,將狂笑不止的睿王拖了出去,他額上的血汩汩的往外流,糊了一臉的血,格外的瘆人。
睿王本就被圈禁,如今又犯了事,明眼人都知道,逃不過一死。
所以這些御林軍也是毫不顧忌身份,如同拖死狗一般的拖著,連趙顯腳上的鞋子掉了一只都不曾停留。
干凈整潔的大理石地面上,孤零零的躺著一只鞋子,顯得格外突兀,格外可笑。
不久,便有打掃的小公公撿了鞋子,毫不留情的丟進裝垃圾的車里。
地上的血跡也很快被沖洗干凈,一切都像是從未發(fā)生過一般。
這皇宮里,別說流這點血,就是血流成河,第二日照樣如此。
二月二十四,程煜明被害第十七日,益州傳來消息,益州節(jié)度使薛重陽易幟,在漢中下了討伐檄文。
討伐當今薄情寡義,殘害忠良,陷害嫡子,逆天行事,惹來天怒,致使九州大地天災(zāi)四起,如此行徑,不堪為君……
還要結(jié)九州有志之士,共同討伐,為天下黎民擇明主,共創(chuàng)盛世云云。
檄文洋洋灑灑寫了五百四十八字,悉數(shù)皇帝的罪行,總而言之,薛重陽反了。
群臣情緒激昂,朝堂上大致有兩種聲音,一種是主張出兵討伐。
另一種則是主張議和,畢竟若起戰(zhàn)亂,百姓無辜。
所以,建議皇上派人安撫,先召薛重陽回京,到時……
趙恒冷哼,雖然讓黎民百姓免于戰(zhàn)禍這出發(fā)點挺好,但這想法可真夠……臭不要臉的。
什么叫到時……不就是想把人家騙到京師,再殺了嗎?
那薛重陽挑起戰(zhàn)事,本就該死,要殺就光明睜大的殺,偷偷摸摸算怎么回事?
程煜明被殺查出是司馬驚鴻指使,再到查出趙顯和司馬驚鴻書信,如今又是薛重陽起兵……
這時間線連的可真好,這是把趙顯往死路上逼。
如此費盡心思的要趙顯死,除了那位‘仁義無雙’‘有情有義’的趙穆不會有別人了吧。
趙穆在一群吵得唾沫星子四濺的朝臣中顯得格外的沉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