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先請
趙恒接手案子之后,手段雷厲,絲毫不把自己當外人,連下三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讓人持親王令牌前去節(jié)度使大人處借兵,再前往劉府捉拿劉銘其及其護衛(wèi)。
劉銘其是關(guān)鍵人物,必會遇到阻攔,那些刺客固然以一擋十,可有數(shù)十倍官兵,他們也愛莫能助。
第二道命令,楊府任何一個角落都不許放過,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巖冰尸體。
人不可能飛天,那就只能在地下,楊大人的墓中沒有,必在楊府無疑。
第三道讓巖火帶著府衙官兵前往鹽幫,不問緣由捉拿鹽幫二把頭。
鹽幫是江南的大幫派,暗地里沒少做和朝廷作對的事。
不過都無傷大雅,朝廷并不與他們計較。
但若真下令捉拿,隨便就能給你列二三十條出來。
所以,趙恒才讓不問緣由,直接捉拿。
人在手中,再審問也不遲。
地方節(jié)度使掌一方兵權(quán),一般人沒有調(diào)兵資格,可人家是借兵。
而且還是親王辦案,他一個小小節(jié)度使焉有不配合之理,節(jié)度使大人火速點兵前往支援。
趙恒猜的一點沒錯,抓捕劉大人確實遇到阻攔。
倒不是劉大人抵抗,而是又遇到了那些黑衣人。
其實在大理寺的人趕到之前,劉大人和肖群海已經(jīng)被顧昭華五花大綁了。
顧昭華給劉銘其的印象就是吃喝玩樂的貴公子,壓根也沒覺得顧昭華會壞了他的事。
顧昭華請他喝酒,他自然得去,郡王的面子不能不給。
顧昭華一開始沒想著肖群海會來,以為還得讓流光動手,費些功夫才能把人給擒住了。
沒想到,一起來了,倒是省事了。
看來這劉大人確實有問題,若是心里沒藏著壞,至于這么防備?
這酒里必然是加了料的,他也喝了,為什么沒事?
自然是吃了五哥給的解毒丸,他能那么傻嗎?
顧昭華讓流光把人綁了,準備帶著人向五哥請功的。
忽然想到,五哥特意交代過,讓他不可以擅自行動,更不可離開劉府半步。
在劉府內(nèi)他是郡王,這劉府上下混熟之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他的天下了。
可出了劉府,那些刺客可不認他這個郡王。
算了,送個消息讓五哥來接人吧,正吩咐著,聽到外面動靜。
大理寺的人先一步到了劉府,接到早已被顧昭華五花大綁的劉知府和護衛(wèi)正準備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