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的猜想也得到了驗證,師尊對他一直是放養(yǎng)式教學,而一旦開始傳授經(jīng)驗,就是這種普通修士根本用不上的成功經(jīng)驗。
“其實為師覺得,阿敘你已經(jīng)可以考慮化神了?!?/p>
對吧,師尊的經(jīng)驗永遠都獨樹一幟到他根本沒辦法與任何人分享,聞敘心中忍不住扶額:“師尊,您說認真的?”
“當然,你可是為師的弟子,若是連化神都修不成,豈不是會叫天下人恥笑?”見小弟子一臉呆愣的表情,承微理所當然地開口,“如此良才美玉到了為師手中都成了凡玉,為師還有何顏面去見舊友?”
師尊的邏輯,就像春舟的胡言亂語一樣強大。
“弟子會努力的?!?/p>
“不過也沒必要太努力,畢竟為師也不常下山,要是實在修不成,咱們師徒倆就在過春峰相依為命得了?!背形⒁幌?,這樣好像也很不錯誒。
……聽上去,更應該努力了。
“所以,此番回山之后可還要下山歷練?”
關于這個問題,聞敘倒是認真仔細地考慮過:“是有這個打算,不過并不急在一時,弟子準備暫且閉關修行一段時間。”主要是最近五宗大會剛剛結束,他們的名聲還太盛,如果趁熱下山,可能會徒惹不少多余的麻煩。
“閉關也不錯,正好思考一下如何結嬰?!?/p>
看來是師尊是真的很想看他結嬰了,只是聞敘在了結前塵之后,就沒什么太迫切變強的心思,雖然修為一直在穩(wěn)步增長,但他確實并不急著結嬰,一則是以他這個年紀結嬰,實在太過招搖,就像他裝瞎一樣,明明心結解了,但他也無意去澄清什么。
聞敘一直以來,所求所需,不過是心安二字而已,如今他在雍璐山,有師長、友人、同門,再不是從前孤寂孑孑之人,于力量的追求,對他而言反而是錦上添花。其實他們三人之中,若說向道之心的虔誠,非陳最莫屬。
他與春舟,對于飛升都沒有任何執(zhí)著,長生大道更是從未想過。
“師尊,弟子倘若結嬰的話,是不是就得另辟峰頭、廣收門徒了?”
承微原本正品著靈酒呢,一聽這話,登時急了:“什么?雍璐山還有這等不講道理的硬性規(guī)定?那算了,其實阿敘你當一輩子的金丹,為師也供得起你的長壽丹?!?/p>
師尊,您的口風會不會改得過快了一些?
雍璐山的元嬰真君確實需要另擇峰頭,但住不住全依憑元嬰修士自己的意愿,就像鄭僅師兄,為了能夠隨時隨地啃煉器峰峰主的老,自己峰頭的草都十米高了,也半點兒沒有回去清掃一番的意思。
過春峰雖然極寒,但哪怕師尊趕他離開,他也是不會離開的。
尋常
怎么說呢,
雍璐山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回了山,那叫一個兵貴神速啊。
卞春舟覺得自己上一秒還在跟小秤砣依依惜別、無語凝噎,下一秒已經(jīng)在雍璐山的地界上了。說來此番前往苦渡寺參加五宗大會,
他們本來是跟時易見師兄一道出門,卻沒想到時師兄半道接了道傳訊,便稟明宗主下了飛舟。
沒想到五宗大會都結束了,時師兄還沒有回宗,
這讓卞春舟忍不住有些擔心,但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估計是有什么事情耽擱了吧。
還是先下山去看看共觴小館好了,搬了新店后就忙于各種事情,然后又奔赴五宗大會,感覺很久都沒去過店里了。剛好,他們也算是載譽而歸誒,下山團聚團聚吃頓火鍋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