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實所言,是否為真?”
司馬光話落,一直看戲的王珪,睜開雙目,沉聲開口。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司馬光,他們雖然爭權(quán)奪利,但若是真出現(xiàn)易子而食之事,那就是他們失職,若是不處理,他們會被百姓戳脊梁骨。
王珪老邁,雖不管事,但這一開口,威勢十足。
再加上其他人厚重的目光和嚴(yán)肅的神色,繞是司馬光,也被嚇住了。
“太皇太后、官家,王相,諸位大人,此事雖不是臣親眼所見,但也是臣親耳所聞。”司馬光壓下心頭的慌亂,拱手行禮,沉聲開口。
哼——
聞言,章惇松了口氣,冷哼道,“既未親眼所見,安能妄語?”
剛才他著實嚇了一跳,這青苗法若是真是有實際證明,有人易子而食,那今天這場博弈不僅是他輸了,就是整個新黨也輸了。
“堂堂二品大員,焉能將道聽途說,訟至官面?!蓖醌曇怖湟暳怂抉R光一聲,低聲呵斥。
王珪這一聲呵斥,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司馬光急了,高太后急了,韓縝和章惇卻是得意的笑了。
“給你機會也不中用啊!什么話都敢往外吐?!壁w煦瞥了眼司馬光,心頭暗自感慨。
司馬光所說之事,或許是真的。
但未經(jīng)證實,就敢在這里說出來,這無疑是走了一步臭棋。
趙煦很清楚,大宋朝廷的文官,最為重視名聲,特別是王珪這種即將退休的老頭。
王珪現(xiàn)在行將就木,不貪權(quán)、不重財、不好色,最為重視的就是名望和家族。
司馬光這話若是坐實,那王珪身為左相,易子而食之事,難辭其咎。
這樣一來,不管是在民間,還是在朝堂,王珪定然名望盡毀。
王珪這名望一毀,他的子孫后代焉能有好下場。
所以,王珪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司馬光也清楚,若是王珪不同意,那么即使有高太后力挺,趙煦同意,他這相也拜不了。
但現(xiàn)在話已出口,覆水難收,司馬光也只能繼續(xù)一條道走到黑。
但是他也清楚,繼續(xù)抨擊新黨可以,針對王珪不行。
找準(zhǔn)了立場,司馬光很是理智地向著王珪,恭敬行禮,“王相,剛才之言是下官孟浪,可新法的弊端明顯,讓百姓民不聊生,王相也應(yīng)該我有所耳聞,此時我等應(yīng)該以穩(wěn)住百姓為要?!?/p>
“為官者,當(dāng)謹(jǐn)言慎行。”王珪沒揪著不放,他眼看就要到頭了,高太后又明顯想要重用司馬光,所以他也就輕拿輕放了,不為自己子孫塑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