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與萬琉哈氏一起進宮,從前都是宮女,如今德妃已位列四妃,萬琉哈氏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貴人,石靜不知這個臉萬琉哈氏能不能拉得下來。
誰知萬琉哈氏沒有半點為難,目露驚喜道:“對呀,永和宮偏殿還空著呢,嬪妾怎么就沒想到呢?”
一副醍醐灌頂模樣。
聽人勸吃飽飯,不內(nèi)耗自己只外耗別人,果然是長壽的秘訣。
石靜對萬琉哈氏反應(yīng)非常滿意。
從宮女到妃位,德妃看起來像尊菩薩,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入紅塵,怎么可能是個簡單的人物。
據(jù)石靜所知,擷芳殿和毓慶宮都有德妃眼線,人數(shù)還不少呢。
不是想裝菩薩作壁上觀嗎,石靜偏偏不如她的意,非要拉她下場。
記得萬琉哈氏在慈仁宮哭訴的時候,德妃全程垂著眼不看人,一副事不關(guān)己模樣。
宜妃和惠妃對上時,她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卻在自己開口偏幫萬琉哈氏的時候看過來,笑了笑。
那一眼,自己看到了,宜妃也看到了。
以宜妃小心眼兒程度,德妃朝自己笑的那一下,就已經(jīng)把她給得罪了。
若萬琉哈氏再求上門去,德妃想不下場都難。
石靜要搶班奪權(quán),就不能讓四妃抱成一團,必須分而化之個個擊破。
可在慈仁宮,石靜也看到了什么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最開始宜妃針對萬琉哈氏,惠妃針對宜妃,宜妃見勢不對把九阿哥鍋甩到了十阿哥身上。
正好惠妃也想踢十阿哥出局,然后形勢一轉(zhuǎn),變成了宜妃和惠妃聯(lián)手討伐十阿哥,欺負沒娘孩子。
德妃不一樣,她物傷其類同情萬琉哈氏。若她收下萬琉哈氏,就等于向宜妃宣戰(zhàn),不死不休。
石靜覺得德妃應(yīng)該沒那么傻,或者說現(xiàn)階段不打算得罪宜妃,在慈仁宮沒忍住看她那一眼估計都是意外,回去指不定怎么后悔呢。
但正如萬琉哈氏所說,四妃當中只有永和宮偏殿是空著的,無人居住。
十二阿哥出這樣的事,皇上知道內(nèi)情之后多半既驚訝又內(nèi)疚。
驚訝于自己失察,同時對十二阿哥遭遇感到內(nèi)疚。
內(nèi)疚之后便會徹查,查到九阿哥和十阿哥身上。
在沒有真憑實據(jù)之前,宜妃和惠妃能夠同仇敵愾地把鍋甩到十阿哥身上,企圖混淆視聽,提前將十阿哥踢出局。
可乾清宮人也不是吃素,只要皇上想查,必然能查出誰是真兇,誰是幫兇。
九阿哥是宜妃寶貝,以皇上的明察秋毫,肯定會想到萬琉哈氏不適合繼續(xù)住在翊坤宮。
皇上妃妾眾多,東西六宮擁擠不堪,不讓萬琉哈氏住在翊坤宮,還能搬去哪里住呢?
這時候聽說萬琉哈氏曾經(jīng)去永和宮求過德妃,而永和宮偏殿正好空著,多半會將萬琉哈氏安置在那里。
即使萬琉哈氏這回去求德妃,德妃沒有收留她,消息傳到乾清宮,皇上也會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