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奴才的干女兒素心也被退回內(nèi)務(wù)府,您看是不是讓內(nèi)務(wù)府再把人送回去?!庇眠^晚膳,皇上心情正好的時候梁九功低聲提醒。
得到皇上的授意,他一共在毓慶宮放了五個眼線,前殿四個,后殿一個。
素心便是安插在后殿人。
彼時蘇麻喇姑以協(xié)助太子妃整頓內(nèi)務(wù)為由,住進(jìn)毓慶宮開始大清洗。也不知那五個眼線足夠守規(guī)矩,還是被蘇麻喇姑看出了端倪,經(jīng)過一輪又一輪的清洗始終安然無恙。
眼瞧著人員清洗進(jìn)入尾聲,在后殿服侍的素心忽然被退回內(nèi)務(wù)府,打了梁九功一個措手不及。
康熙記得這個素心,問梁九功:“以什么由頭被退回去?”
梁九功實話實說:“犯口舌?!?/p>
又替素心解釋:“那孩子是個鋸嘴的葫蘆,誰犯口舌,她也不會。奴才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獨獨安排她到后殿服侍?!?/p>
還有一個原因,梁九功沒說。毓慶宮是太子寢宮,就像乾清宮是皇上的寢宮一樣,按規(guī)矩只有太子一個人住,便是太子妃都不能常住。
太子習(xí)慣住前殿,做什么都方便,后殿人少,他便只安排了一個人盯著。
誰知大婚之后,太子以子嗣為由求了皇上,把太子妃留在了毓慶宮,住在后殿。
梁九功才動了給后殿添人的心思,又傳出太子妃整肅擷芳殿事,便沒動。
結(jié)果素心也沒能幸免,因為犯口舌這樣離譜原因被退回內(nèi)務(wù)府。
這下后殿完全脫離掌控,梁九功都不知道如何給皇上解釋了。
給個悶葫蘆按上犯口舌的罪名?康熙挑眉,怕不是被蘇麻喇姑看出來了,覺得他手伸太長,都伸到兒媳屋里去了。
人是從前安排的,他哪兒知道太子會把太子妃留在毓慶宮常住。
大婚之后,太子主動為君父分憂,坐鎮(zhèn)河道總督府,每個月總有幾日外出公差,對上朝和觀政都不甚熱情。
前殿留幾個人滿夠了,他這個公爹實在不好留了人在兒媳屋里。沒人看出來也就罷了,既然被瞧出端倪,不如早早撤出。
再說太子妃是太皇太后看中的,最近幫著太后協(xié)理六宮事也做得有模有樣,誰出錯她也不會。
比如中秋宮宴之后,她被大阿哥糾纏,撞上太子引發(fā)矛盾。以胤礽性子,怎么可能只打一拳就放過大阿哥。大阿哥挨了一拳,也不會善罷甘休,便是不還手,也要想辦法告太子一狀。
可在他面前,太子和大阿哥心照不宣地誰也沒提,大阿哥說臉上的傷是不小心撞在了門框上,太子則說是在工地上絆了一跤摔的。
都沒說實話,卻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住皇室顏面。
要說這里頭沒有太子妃斡旋,反正康熙不信。
如此周全兒媳,自己受了委屈不聲張,識大體顧大局,還能勸住太子和大阿哥化干戈,又有什么可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