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后宮不得干政的鐵牌,還在紫禁城交泰殿門口立著呢。
大清未來的希望不在康熙皇帝身上,石靜順利完成任務(wù)的指望卻在康熙皇帝身上。
倘若胤礽當真不配合,她就只能用實力說話,想法辦得到康熙皇帝的支持,擼起袖子自己干了。
拋開自身局限性,不得不說,康熙皇帝在開明這一點上,也算空前絕后了。
不然石靜想要完成任務(wù),就只能忍辱負重地去哄胤礽開心,被迫與他攜手共進。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石靜很忙,沒時間理會不相干的人:“就說我身上不爽利,改日再去給二嬸問安?!?/p>
話已說完,芳芷卻沒走:“姑娘,二夫人帶著二姑娘過來,說是給您賠禮的。”
賠禮?這可真是稀奇了。
隔壁母女
說嫁妝
隔壁母女居心叵測,石靜當然不會讓她們得逞,敷衍道:“我的陪嫁早就準備好了,只等交換清單?!?/p>
古代成親,女方出嫁妝,男方出聘禮,兩邊的清單會在大定時交換。
但太子成親由皇上指婚,規(guī)矩與民間不同,婚前步驟簡化到只有領(lǐng)旨謝恩、交換清單和大婚這三步。
二嬸聞言詫異抬眸,旋即露出一個關(guān)切的笑容來:“你這孩子悶聲不吭地就把嫁妝單子準備好了,也不問問長輩的意思。”
貌似關(guān)心,實則埋怨。
埋怨自己沒跟她商量,石靜心中冷笑,面上不顯:“多謝二嬸關(guān)心,等過了年我阿瑪就回來了?!?/p>
你把你自己當成長輩,也得看我認不認啊。
我又不是孤兒,我有阿瑪。
“你阿瑪?shù)降资悄凶?,這么多年在南邊做官,如何懂京城嫁娶的規(guī)矩?!?/p>
二嬸端起茶碗喝下一口,娓娓道來:“再說你要嫁的可是太子,不是普通的男子,宮里規(guī)矩多,更要仔細慎重,切莫鬧出笑話,讓人輕瞧了去?!?/p>
她在宮里住了九年,跟在太皇太后身邊什么樣的嫁娶沒見過,對方還把她當成小孩子糊弄。
石靜輕笑,身體朝后靠了靠:“我從五歲起跟在太皇太后身邊,也經(jīng)歷過幾件喜事。若說這宮里的規(guī)矩,石家恐怕沒人比我更清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