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濤怎么也想不明白,趙奕為什么能夠精準(zhǔn)的進口板材含有的元素成分。
‘镎’,為93號元素。
這種周期表上排名靠后的元素,國內(nèi)對其研究的還是很少的,一些有添加的材質(zhì),幾乎都靠國外進口。
換成一個合金材料的專家,想要直接說出板材中含有镎,都幾乎只能靠猜,因為元素周期表靠后的,能夠添加的金屬元素有好幾個,怎么就知道是镎呢?
張洪濤想不明白。
同時,他不覺得趙宇剛才是蒙的,那種神色似乎是確定里面就是含有镎。
那不是在開玩笑。
張洪濤帶著疑惑跟著趙奕走了一路,他不斷的找話題和趙奕閑聊,話題基本都和材料、合金有關(guān)系,他是進行試探性的交談。
趙奕不斷跟著點頭,幾乎不怎么說話。
張洪濤似乎是想讓他發(fā)表點兒意見,可趙奕根本不懂他說的東西,金屬元素倒是知道,元素周期表也會背一些,但是什么合金的制造、某金屬加溫到多少度會有什么效果、某稀有金屬是什么顏色有什么特性等等。
這怎么可能知道??!
張洪濤說的非常的專業(yè),都是金屬材料、合金等的知識,趙奕只能聽著跟著點頭,似乎是擺出一副聽懂了的樣子,實際上心里正在吐槽,“這家伙說的都是中文,每個字,每個詞,有的連一句話的意思我都理解,但為什么整體放在一起就不明白了呢……”
趙奕剛才做解釋的時候都說了,是‘偶爾看看’材料學(xué),話已經(jīng)說出去了,肯定不能什么都不懂。
所以當(dāng)能開口的時候還是會開口。
比如,一些有限答案的提問。
“镎和鋁以某種方式融在一起,是否會讓它會更耐高溫?”
“起到調(diào)和作用的碳元素,比例是否能超過05?”
“有沒有可能添加兩種稀有金屬元素,制造一種更加耐高溫、堅固的材料?”
趙奕的回答就是‘是’和‘不是’。
原因?
他可不會仔細(xì)解釋。
反正兩人就是以聊天的形式對話,似乎是在探討學(xué)術(shù)問題,本質(zhì)上還是隨便聊一聊,張洪濤也沒有辦法深究。
這一路走過來以后,趙奕實在不想和張洪濤待在一起了。
等出了金屬材料實驗基地以后,他趕緊湊到了劉光佐旁邊,發(fā)現(xiàn)劉光佐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最少……
這家伙不會纏著談什么金屬材料。
剛才為了和張洪濤說話,并表現(xiàn)出對材料學(xué)有一定了解,他還花了差點20點精力,利用《因果律》來找尋問題的答案。
20點精力就相當(dāng)于兩個學(xué)習(xí)幣,聽起來并不多,但消耗的沒有任何意義?。?/p>
另一邊。
張洪濤站在了材料實驗室的門口,看著遠去的一行人,心里對趙奕更加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