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愛德華-威騰一起寫論文,過程還是有意思的。
他們經(jīng)常針對一些問題產(chǎn)生爭議,每一次爭議都要爭論很長時間。
這就是想法不同。
愛德華-威騰看待問題,經(jīng)常是從閑理論的基礎出發(fā),他對于‘粒子的邊界理論’,是持有百分百支持態(tài)度的,因為‘粒子的邊界理論’中,最基礎的能量單位和弦很類似。
趙奕一直把能量單位定義成‘源’,也就是最初始的意思,具體是什么也不清楚,現(xiàn)有的科學也無法驗證,只是一個定義而已。
愛德華-威騰則認為,‘粒子的邊界理論’的基礎就是‘弦’,他把能量單位看作是弦,或者說是弦的‘三維宇宙投影(分身)’。
這當然不會被趙奕接受。
雖然‘能量單位’被看做是‘弦的投影’,對整個理論構架沒什么影響,但‘粒子的邊界理論’是他的理論,基礎肯定是要抓牢的。
如果把‘能量單位’被看做是‘弦的投影’,就等于是說‘粒子的邊界理論’就是弦理論的三維空間研究拓展。
這個基礎就是兩人爭議的焦點。
每一次的爭議都是以趙奕的堅持結束,愛德華-威騰總是很無奈的說,“未來肯定會有一天,總會證明我是對的?!?/p>
趙奕完全不在意的搖頭,“弦是多維空間的單位,兩者的基礎不一樣?!彼S刺的說了一句,“除非你肯接受,弦只是一種能量單位,而不是多維宇宙的組成?!?/p>
后者是愛德華-威騰妥協(xié)的原因。
愛德華-威騰絕不會承認能量單位是弦,他只認可能量單位是弦的一部分,或者是幾個弦以特性形勢組合在一起的東西,或者是弦的投影、景象,等等,不管怎么樣去理解,弦本身不會是能量單位,因為這個結論會顛覆弦理論。
弦理論是涵蓋多維空間的統(tǒng)一理論,弦是組成多維宇宙的基本單位。
能量單位只是組成三維宇宙的能量,‘維度’上完全不是一個檔次,若是把弦看成是能量單位,超弦理論、理論都會失去意義。
除了底層最基礎的爭議外,兩人還有在模糊概念上的爭議,比如,像是針對能量組成的描述,或者是排序的描述,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當然了。
這些都是不影響整體的。
在最重要的數(shù)學構架、邏輯上,他們有著統(tǒng)一的意見,也就是最困難的部分,對他們來說反倒是最容易的。
雖然中途出現(xiàn)了很多的爭論,但兩人一起的工作效率還是很高,僅用了五天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兩篇有著嚴謹邏輯論證的論文。
一篇是對有關質量的特殊數(shù)字‘2的n次方’的描述和論證,名字是《空間中的特殊數(shù)字:2的n次方》。
這篇論文主要是論證‘2的n次方’的特殊性,趙奕寫出了光子的能量構架,都繞開了‘2的n次方’數(shù)值,愛德華-威騰則寫出了,理論多維空間質量的論證中,大部分都包含‘2的n次方’。
另外,就是數(shù)學論證內容了。
在數(shù)學論證內容中,‘2的n次方’和質量掛鉤的論證,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尋常的巧合,巧合全部都放在一起,就會讓人感覺到‘2的n次方’的不尋常,論文最后則是做出了推斷,“‘2的n次方’和三維宇宙質量直接相關。”
第二篇論文的名字是《能量理論:強力解析》,承接上一篇論文的結論,上來就對“三維宇宙中不存在‘2的n次方’能量點”以及“能量點趨向于組成‘2的n次方’”進行論證。
這篇論文就是‘粒子的邊界理論’為基礎的內容了,在做完不存在‘2的n次方’能量點論證后,就劃分出特殊素數(shù)。
論文中把能就近組成‘2的n次方’的素數(shù),定義稱作是‘二向態(tài)素數(shù)’。
后續(xù)則寫出了正、反雙向函數(shù),以函數(shù)求解并進行反向排列的方式,闡述了素數(shù)組合成‘2的n次方’的奇妙。
再然后就是論證能量排序和發(fā)生強力作用原理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