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察哥腦子還是清醒的,勸告道:“國相乃您的親舅舅,誰叛變梁氏也不可能叛變。請國主三思啊?!?/p>
“你只需按照我的命令做事即可。”李乾順看似平靜的目光中閃爍著某種深意,“難道朕已經(jīng)使喚不動你了嗎?”
“臣謹遵國主旨意?!崩畈旄缌⒖檀饝?,生怕瘋狂狀態(tài)的李乾順連他也懷疑。
但李察哥有意拖延,追殺野利氏時放任他們逃入了草原深處,他做出追擊不及的模樣回來稟告李乾順,李乾順大怒,但也只能大怒一下?,F(xiàn)在還需要李察哥抗擊金軍,不能動他。
不再信任他的李乾順秘密接見卓羅和南軍司的將領(lǐng)仁多保衷,命令他來執(zhí)行抄沒外戚家族的命令。
金國冊立的北夏國主嚴重刺激到了李乾順,沒藏氏曾為開國國君李元昊外戚,主導朝政多年?,F(xiàn)在也能當國主了,誰知道其他外戚家族會不會包藏一樣的禍心,從內(nèi)部毀滅他的政權(quán)。
他已經(jīng)老了,仁孝卻還年幼,又沒有母親做靠山,一旦他李乾順死去,恐怕他的舅舅梁乙逋以及梁氏族人不會再奉仁孝為主。國家易主的可能性太大。
此時的李乾順萬分后悔,當初逼死了曹賢妃。
敦煌歸義
朝廷對野利氏的追捕,令興慶府的梁家憂懼不已,梁乙逋的兒子得知國主下命令時根本沒和宰執(zhí)父親商量過,便察覺到大事不妙。
梁乞昌和妻子商量舉家避難的事情,她聽聞后十分不解,“國主英明神武一生,怎么會做出臨陣自亂的事情?是否有什么誤會在里頭?”主要是梁氏整個家族都在興慶府經(jīng)營,有當官的,有經(jīng)商的,一大家子都離開放棄多年的經(jīng)營,談何容易。
“金人冊立沒藏當了北國主,就是在利用外戚大族的勢力分裂我大夏,可即使知道是金人的陰謀又如何,我們梁家、野利家的勢力實實在在的存在,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更重要的一點,我們梁家和現(xiàn)在的太子仁孝沒有任何姻親關(guān)系,國主信不過我們。”見妻子尤滿臉不情愿,梁乞昌冷喝道,“快去收拾金銀細軟,今夜就走!”
等妻子不情不愿地主持家務去了,梁乞昌坐在院子里看著家屬們惶惶不安的湊在一處,人都齊全了,這才去尋找老父親。梁乙逋當然不可能同意避難的事,但現(xiàn)在全家動員了起來,老父親不想走也得跟著他們走了??删彤斄浩虿龥_到主屋里時,才知道梁乙逋早已換上官服入宮覲見國主,他頓感天崩地裂,國主要滅外戚,父親此去等于羊入虎口。一時間,梁乞昌不知該如何是好。
倒是他的兒子小梁冷靜說道:“國主或許還不知曉我們已經(jīng)洞察了他的意圖,不如您和我一同入宮去,一來救得祖父,二來趁機挾持國主,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全家老小性命。”和梁乙逋、梁乞昌經(jīng)略儒術(shù)不同,小梁在禁軍里任職,思維比兩人直接的多,“我們一家老小,帶著行囊,就算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野利氏能在草原深處求生,我們恐怕做不到?!?/p>
亂世當?shù)?,文人的那一套道理行不通了?/p>
梁乞昌并未猶豫太久,孝字當頭,他咬咬牙,便同意了兒子的提議。
兩人為了掩人耳目,穿戴如平常,前往王宮覲見國主李乾順。
李乾順這邊正在忽悠宰相梁乙逋,聽說二梁前來,自然沒有不接見的道理,他巴不得先將梁氏的主事者一網(wǎng)打盡。
二梁進入宮殿時,門口已然多了兩排禁衛(wèi)軍,對他們虎視眈眈。小梁心中有數(shù),和父親一樣假裝惴惴不安,口稱有要事稟告國主。李乾順也愿意最后見他們一面,好歹是自己的外家。
梁乙逋已從對待他的消極態(tài)度上察覺到了危機,本想著即使死諫也要勸醒國主,事還沒成,他的兒子和孫子居然在此時來了王宮,頓時,縱橫西夏朝堂數(shù)十年的梁乙逋心涼了一半。
“國主,老臣”他還想說點什么,被李乾順抬手打斷,“舅舅不必再提野利氏的事,都過去了,今日我們一家人好不容易聚一聚,不談國事。來人,備酒!”備酒,備的自然是毒酒。
剛來就被國主賜酒,梁乞昌心知不好,端著酒杯眼神不斷飄忽,不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