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銅爐中接了一點水,等到水燒開了,沈江霖就將掛面下了進去,又放進去一把曬干的崧菜葉,早就剁得細細的,放在開水里一燙,就滾開了,再打入一個雞蛋,蓋上鍋蓋,微微悶煮一會兒,就得了。
掛面里本身放了鹽,所以也無需額外的調料,面條勁道,白崧爽口,雞蛋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簡簡單單一碗面條里,什么都有了。
這還是鐘氏幫沈江霖做的掛面,因為順手做多了,就讓沈江霖分給沈家學子,沈江霖吃著這碗面條,心中想著應該大哥他們此刻也已經吃起來了吧。
這些都是易于存放的東西,三天就是頓頓吃這個果腹,也盡夠了,至少能吃個熱湯熱水,食物也不存在變質的可能。
坐在沈江霖對面的考生,目瞪口呆地看著沈江霖變出一個能燒爐子的小東西,關鍵問題是,那個小銅盒里倒了一點水一樣的燃料后,可以燒好久?。∵@到底是什么玩意?
頓時,吃著早就冷掉的卷餅,喝著冷水順下,原本還覺得能吃出點麥香的,如今只覺得拉嗓子。
那位考生不是沒想過自己燒點熱乎的,可問題是,帶炭進來,還要生火點炭,萬一弄個不好,考棚里煙熏火燎,把卷子點了都有可能。
怎么那小子,就這么輕輕松松的?
見沈江霖將小蓋子往銅盒上一蓋,火就滅了個干凈,鍋子和筷子用清水洗干凈后,沈江霖便用干凈的布把它們包了起來。
沈江云等人此刻在同一考場的不同地方,吃著和沈江霖差不多的食物,紛紛心底感激沈江霖的好法子,否則要在里頭吃個七八頓冷食,這如何受得了?
同一考場見到這個酒精爐子的考生,看的眼睛都紅了——這是在哪里買的?他們怎么從來沒見過!
沈江霖吃過午飯,站起身來在考棚里拉伸了一下身體,踱步是不能的,就是一個轉身的距離,隨著沈江霖個子的長高,如今騰挪更加困難了一些。
沈江霖站了一炷香的功夫,感覺食物消耗掉了一些,就將寫字的木板拆了下來,合并到坐的那塊木板上,在上面鋪上一層毯子,蜷縮著小憩一會兒。
午歇也是沈江霖的習慣,稍微睡個小半個時辰,醒來頭腦更加清明,做事效率更高。
對面的考生,眼睜睜地看著沈江霖就這么閉目睡了過去,睡沒睡著他們不知道,但是這位真的是來考試的?吃吃喝喝睡睡覺,感覺比在家里還要舒坦???
許多人見到這幅場景很是有些崩潰,干脆收拾掉餐具,鋪開答題的卷子,繼續(xù)作答,眼不見為凈。
說是三天時間,今天入考場就折騰了幾乎一上午,,卻是要好好思量一番。
這道題,其實沈江霖和唐公望也討論過,破題之法他也有,但是當初討論的時候,是跟著唐公望初步解讀四書的時候,但是如今時移世易,環(huán)境又發(fā)生了變化。
科舉讀書不能是死讀書,除了書面上的知識,還有對于國家時事政治的關注,否則有朝一日,真的做了官,也只是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
到了那個時候再從頭開始學,誰來等你?
是你的上峰會等你學會了再任用你,還是百姓們等你了解透了,再發(fā)布政令?
顯然光死讀書,都不夠用的。
所以唐公望每一期的邸報都會拿出來給沈江霖分析,不僅僅是朝堂局勢,各派關系,更有目前朝廷對內對外的主要政治政策和各派的態(tài)度,因為有著唐公望這個剛剛退下來的高官在,所有的一切,對別人來講仿佛根本看不透的東西,唐公望卻是信手拈來,每一條信息都可以掰開了、揉碎了,細細講給沈江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