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哪怕再不起眼,也別忘了,
陶云亭當年可是從一貧如洗的農(nóng)家科考上來的,
一路披荊斬棘,冬日抄書攢錢,夏日與爹娘一同下地插秧,一朝鯉魚躍龍門,
擺脫農(nóng)家步入仕途。
甚至,
陶云亭不滿足只是做個二甲進士,
點官到下面做縣官,
他憑著自己超于常人的努力,
又應考庶吉士,進翰林院。
庶吉士除了一甲三人,
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外無需考,其他進士都要進行庶吉士考核,考中的才能當選庶吉士,
入翰林院。
也就是說,但凡能入翰林院當官的,無疑不是學霸中的學霸。
要知道,翰林院雖然平日里是個閑散衙門,但是翰林們素有儲相之稱,翰林官有機會伴駕侍讀,一朝得勢,那便可直接進入中樞衙門,便是入閣拜相亦是可以想一想的。
由此可見,陶云亭內(nèi)心素有野望,只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或許陶云亭的好運氣都用在了科考上,入了翰林院之后,便如泥沙入海,翻不起半點風浪。
只是,哪怕他在仕途上沒有建樹,但這樣一個人,絕不會是一個腦袋空空的蠢人。
陶云亭只是從七品官員,還沒有資格奏折直達天聽,他的奏折是要從內(nèi)閣轉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