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個好東西,沈江霖確實需要這個,省的對朝堂關(guān)系兩眼一抹黑。
不得不說,沈銳為官多年,雖然才干不如何,但是該有的那點謹(jǐn)慎還是有的。
兄弟二人靜待放榜,沈江云在和沈江霖談及院試題目的時候,原本還不放心沈江霖對于最后一道試帖詩的題目是否能解讀出來。
沈江云跟著秦勉讀書,秦勉是真正有大才之人,他奉行的除了要將四書五經(jīng)精通之外,其他先賢書籍也要涉獵,最后一題的題目出處,秦勉恰好有給他們說過庾信此人及其詩作。
但是霖哥兒跟著張先生讀書,恐怕想要答對并不容易。
不過沒想到霖哥兒運氣就是這般好,他說他曾在書肆中讀到過這首《枯樹賦》,所作的試帖詩也完全符合其要義,甚至有幾句頗有華彩,此次中得秀才,在沈江云想來,應(yīng)是板上釘釘。
院試成績不日就要公布,魏氏心情越發(fā)急躁起來,整日里坐臥不寧,比之沈江云還要緊張十倍。
她是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腦海中總是想到萬一此次霖哥兒中了,她的云哥兒若是沒有中,那到時候可該如何是好?
因著這個,魏氏再見徐姨娘母女三人給她請安,那臉色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這日六月十二,是院試放榜的日子。
院試放榜和縣試、府試有所不同,并非直接張貼紅榜讓大家到考場門前去看,而是會有官差將名次一家一家地報去。
本就住在京中的人家自不必說,北直隸其他府的考生則會在京中客棧等到院試放榜之后才會走,因為都有留下下處,所以報喜之事不難。
這是上頭給到下面人的好處,但凡上門報喜,自然會得賞銀,同時又給了中了的人家以面子,碰到出手豪綽的,或許一家人幾個月的嚼用都有了。
這是一個肥差,又是眾人皆喜之事,無人會對此置喙什么。
等到挨家挨戶都報完了喜事,國子監(jiān)門口才會張貼上這次得中的生員名字,其中前十者可以成為廩生,廩生可得每月官府提供的廩米。
廩米一月是六斗,約108斤,雖然對沈家這樣的門庭不算什么,但是這便意味吃上了皇糧,從此以后便是高人一等。
當(dāng)然,對于貧困之家而言,這六斗廩米或可解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廩生還可以為人作保,這便又是一處進項了。
當(dāng)然,一切還是要先中了秀才再說。
魏氏早上起床的時候,春桃為她梳發(fā),便聽到窗外有喜鵲在叫,春桃便笑著道:“喜鵲叫,好事到,太太,這可是個好兆頭??!”
魏氏原沒注意到,此刻傾耳一聽,果不其然有只喜鵲在鳴叫,心里頭頓時一喜,剛要開口說兩句,又想到家中可不止只有云哥兒一個考生,這喜鵲到底叫哪個,誰也說不清??!
頓時,魏氏剛剛松動的臉色又緊繃了起來,春桃見狀,心里頭輕輕一嘆,不敢再過多言語。
每日清早,幾個子女、妾室都要來主院向魏氏請安。
一般三個妾室來的早一些,今日便和往常一樣,徐姨娘最先到,葉姨娘和孫姨娘隨后。
三人給魏氏請了安,魏氏這幾日沒有給過她們幾人好臉過,三人在魏氏面前,俱都是謹(jǐn)小慎微,生怕更惹的魏氏不喜。
魏氏正要用早膳,孫姨娘本就是魏氏的貼身丫鬟出身,最會伺候討好魏氏,見她落座,連忙幫她遞筷布菜,葉姨娘受寵,但在魏氏面前也不敢恃寵而驕,小心得替了春桃的位置,端著銅盆,伺候著魏氏凈手。
徐姨娘站在一側(cè)插不上腳,但是最近她顯然知道魏氏的冷臉與霖哥兒的愈發(fā)出色是有關(guān)系的,所以徐姨娘更想在魏氏面前討好一二,將她伺候舒服了,萬不要為難她兒子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