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望聽的嘖嘖稱奇,竟沒想到,沈江霖小小年紀,做事如此妥貼,急公好義,甚至可以稱得上一句足智多謀、情深義重。
尤其是當唐公望聽到孟昭稱沈江霖有過目不忘之能時,更是驚嘆不已,他自己少時便是以博聞強記出名,沒想到世上竟還有此天才人物,考了沈江霖幾道題目,每一題都答在唐公望的心坎上,唐公望看向沈江霖的目光越發(fā)親切和藹了一些。
沈江霖確實是良才難得,關鍵是年紀還這般小,未來大有可為。
唐公望實在是忍不住有些心動了,腦子一沖動,差點就要當場應下。
但是終歸理智仍在,若是真收下了沈江霖,他還如何回鄉(xiāng)里?就是他想帶著沈江霖回鄉(xiāng),榮安侯府恐怕也不會答應。
這回,輪到唐公望百般愁結了。
“霖哥兒,過來?!碧乒蚪卣辛苏惺?,沈江霖聽話地走上前來一步,在唐公望身邊站定。
唐公望年紀大了,常年累月的案牘勞形,視力難勉有些不佳,現(xiàn)在沈江霖站的這般近,他仔仔細細上上下下打量了沈江霖一番,越看是越歡喜。
忍不住摸了摸沈江霖的發(fā)髻,嘆道:“霖哥兒很好,只是拜師之事,輕忽不得。一則要知會你父母家人,另一則老夫也要再思索幾番,老夫不曾教導過學生,也是怕耽誤了你這匹千里馬,霖哥兒你可明白?”
沈江霖心思敏銳,聽出了唐公望語氣中的不舍與糾結,只是拜師一事沒有那么容易,尤其是沈江霖想要拜的還是當世大儒,早就做好了不會一帆風順的準備,更沒想過今日就能拜師成功。
也就是沈家沒有文人的根基,否則若是出身書香世家,像沈江霖這樣的,或是跟著家中長輩讀書,或是托付給他們結交的至交好友,哪里需要如此麻煩?
沈江霖并沒有露出失望的神色,而是理解地點頭:“唐老相公,一斟一酌,莫非前定。一切都有因緣際會,我們能做的便是遵從本心即可。今日能受唐老相公指點幾句,已是受教頗多,若能有幸拜入唐老相公門下,江霖自是感激不盡;若是不能,今日也當以茶代酒,再敬唐老相公一盞,以表今日相會之暢快?!?/p>
唐公望被沈江霖說的這一串話震住了。
小小年紀,竟是如此豁達,話中已有禪意,相逢便是有緣,何必要去著相?
遵從本心,好一句遵從本心!
唐公望“哈哈”大笑起來,撫掌而嘆,果然又和沈江霖、孟昭喝了一盞茶,才讓仆人將他們送出府門,走的時候,見沈江霖剛剛在花廳多吃了兩塊玉露糕,命人捧了一個八寶攢盒,里頭放了好幾種各色糕點,精致非常,讓沈江霖帶回去吃。
等走出了唐府一段路后,孟昭才指著那八寶攢盒笑著道:“唐大人還是拿你當親近子侄一般照顧的,見你愛吃就馬上讓人送來了?!?/p>
但是孟昭說話做事,絕不無的放矢,話鋒一轉又道:“只是唐大人似有其顧慮,他祖籍乃是徽州府,恐怕他有告老還鄉(xiāng)之意,故而左右為難?!?/p>
孟昭從一入唐府,就仔細觀察過了,往來甬道處處肅清,夏日盆栽花草也不見多,花廳內(nèi)許多擺件都收了起來,這是有主人要出遠門之意。
聯(lián)想到唐大人既已卸下官職,他當時就想到,恐怕唐公望是想離開京城了。
孟昭心中有些懊惱。
唐公望既然是會試的主考官,又是他想引薦給沈江霖做老師的人物,在去之前,他就細細給沈江霖說了唐公望的出身、門第、科舉名次,這么多年所作文集,在仕途上的表現(xiàn),家中的子女情況,簡直就是全方面、無死角地都幫沈江霖打聽研究過了。
正是因為唐公望學識出眾、為官清正,又在文壇之上頗有建樹,家中子女也教導的非常出色,如今兩個兒子都考中了進士,外放做官,是真正的一門三進士,榮耀非常。
這樣的人,當沈江霖的老師,孟昭是覺得非常合適的,畢竟唐公望雖然沒有收過徒,但是他的兩個兒子便是他教育成果的展現(xiàn),他是個會教學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