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為了出風頭,而是建立自己在西域胡漢百姓心中的威勢。
這樣不經(jīng)意的舉動,會讓百姓覺得李瑄距離他們很近。
有的君王,明明距離百姓很近,卻如遠在天邊。
最終,李瑄進入龜茲城,大都護府。
沐浴更衣后,他召見李勉和李嗣業(yè)。
“朕此番遠征,是為鞏固西域,將威脅扼殺于萌芽之中,開萬世之太平。卿當與朕勠力同心,傾盡全力。”
李瑄在詔書上已經(jīng)說明,再次點明此行目的。主要是讓西域方面,不要掉以輕心。
即便甘肅、青海等地有運輸糧食、錢財?shù)轿饔颉?/p>
但那成本太大。
此行的軍資,主要靠和糴。
用大量的錢財,收購西域、河中所有的糧食。
安西之地,作為大唐的后勤之地,在這方面上,不能拉胯。
“請至尊放心。即便安西軍離開,留在西域的上千屯耕地,臣也會組織百姓耕種,以確保有更多糧食?!?/p>
安西大都護李勉向李瑄回答道。
西征不是一朝一夕,可能為積年累月。
哪怕放棄一些龜茲城的工廠,一些礦場。也要將糧食種上。
“和糴之時,要有限度。要保證西域地區(qū)糧食自給自足,也要有應對災害的能力。過猶不及,會生出動亂。”
李瑄擔心用力過猛,使糧價飆升。以至于地方百姓、商人將自己的糧食賣完,引發(fā)人為的饑荒。
并非李瑄多想,西域地區(qū)的糧食產(chǎn)量太薄弱,即便人少,但地方太大,會出現(xiàn)不可控制的情況。
“請至尊放心。糧食價格一直在大都護府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早在至尊主政西域之時,于伊麗水流域、七河流域建立大量牧場,十幾年來,牛羊數(shù)以百萬計。這些隨時充為軍資,解決糧食不足的壓力?!?/p>
李勉向李瑄回答道。
他是鄭惠王李元懿曾孫,岐州刺史李擇言之子。
是宗室的一員。
早在年輕的時候,李勉勤學經(jīng)史,以沉雅清峻而出名。
在李瑄打壓宗室的時代,李勉能擔任正二品的安西大都護,足以證明其能力。
“嗯!河西轉運,以及北庭的物資,也會源源不斷地到來。所有物資經(jīng)過安西大都護,務必清點、備案。戰(zhàn)爭結束,需統(tǒng)計西征損耗,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