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皇帝老兒,篡權(quán)奪位,還不如開元老皇帝呢!”
“以前總是聽說皇帝多么英明神武,打起仗來戰(zhàn)無不勝,但又有什么用?胡人離我們太遠,我們飯都吃不飽?!?/p>
“去年打仗,皇帝老兒又增加了我們佃租,鄉(xiāng)里有十幾個人凍死餓死,今年會更多?!?/p>
“這日子什么時候是頭啊!”
“快活不下去了…”
……
葳蕤的燭火下,牛石借著酒勁,不斷地向李瑄傾訴。
李瑄靜靜地聽著,看不出喜怒。
在百姓心中,自己不如李隆基,太傷心了。
登基以來聽到這句話,差點讓李瑄破防。
只是一杯悶酒壓制。
地方上借著他的名義剝削,用皇帝的名聲,作為斬百姓的利劍。
也刺入李瑄的心中。
他終于明白,為什么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這些所謂盛世,造反者也層出不窮。
歸結(jié)為牛石的五個字:活不下去了。
代入那些絕望而揭竿而起的百姓的視角,他們又有何錯?
如果他們之中有一個“天降猛人”,將朝廷推翻。
那漢文帝、唐太宗、唐玄宗,不也是史書上的暴君嗎?
成王敗寇,善惡由人定,有的時候,這些話真沒錯啊!
牛石甚至以為天下都和淮陰縣一樣,民不聊生。
《大唐月報》,也不可能到達這里。
百姓們無緣得見,李瑄盡心改編的《西游記》。
這本小說,李瑄可不是無腦抄襲的,他既有隱喻。也想滿足大眾娛樂,成為豐富百姓生活的一部份,使百姓多姿多彩。
李瑄也不得不感慨,臨淮與淮陰一步就能踏過的地方,差距如此之大。
不說天堂與地獄,也是判若云泥。
更詮釋了那句“盛衰由人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