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不再考慮吃飽穿暖,甚至天天都有雞蛋肉類,去追求更好生活品質(zhì)的時候,才是盛世來臨。
農(nóng)耕,永遠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貫徹農(nóng)耕,別說控制波斯王國。即便是大唐現(xiàn)在的都護府,也遲早會失去。
因為都護府會拖累國家。
比如天寶年間的安西都護府,在李瑄任安西大都護前,安西年年要朝廷大量絹錢,在漫漫黃沙中,運輸絹錢的車馬不絕于路。
而平民百姓因為安西都護府得到什么?
什么都沒有。
那一次次河西轉(zhuǎn)運,轉(zhuǎn)運的是西域的奇珍異寶,他們進入興慶宮、大明宮,搏取皇帝一笑。
皇帝大手一揮,再將這些奇珍異寶賞賜給貴族。
這些奇珍異寶少有當貨幣流傳于民間。
如果硬要說有。
那就是一封封冰冷的“死亡通知書”。
李瑄建立大都護府,不是讓大都護府成為大唐的負擔。
第一步是用這些地方的黃金白銀,反哺中原。
然后將中原的絹錢糧食、商品等轉(zhuǎn)運大都護府。
待時機成熟,便開始在這些地方勘探煤鐵等礦產(chǎn)資源。
李泌堅信李瑄是帶領(lǐng)華夏跳出王朝更迭的人。
在這個時代,李瑄的策令一一應(yīng)驗。
沒有人比李瑄更有哲理。
沒有人比李瑄更全才。
李隆基的圣人之名,更應(yīng)該冠在李瑄身上。
即便李泌信奉道教,一度追求長生不死。他也在李瑄身上看到一種排除萬難,敢為人先的精神。
李瑄曾說過“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李泌篤信此言。認為在各方各面都是如此。
如前不久剛揚威的“震天雷”。
因為發(fā)展工商,大唐量產(chǎn)震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