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護太子的姑姑伽思公主與其相善,也因此被牽連。
僅僅一天,單于城中腥風(fēng)血雨。
隨即,移地健向草原部落宣布,遵守大可汗的遺詔,繼位大可汗。
自稱牟羽可汗。
回紇神話中有一卜古汗,牟羽可汗是它的轉(zhuǎn)音,有巫師之意。
莫賀達干等大臣也將磨延啜遺詔公布。
稱將葉護太子召回,是迫不得已,怕葉護太子反抗,壞回紇諸部的團結(jié)。
他們指責葉護太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父親死亡,而不歸回紇拜祭。
只這一條,就使草原部落嗤之以鼻。
更何況人人都清楚,磨延啜更鐘愛移地健。
加上大臣、將領(lǐng)們異口同聲,讓許多部落,以及單于城的貴族相信遺詔。
他們紛紛到單于城王庭內(nèi)拜見大可汗。
得到諸部的支持后,移地健派遣兵馬四向出擊。
如果有部落不服從他,就視為謀逆。
特別是與葉護太子親善的部落,被重點照顧。
幾日后,移地健派遣回紇汗國特勤攜帶十匹寶馬和十幾車金銀珠寶,到長安參拜天可汗,敘述回紇國內(nèi)的情況,希望能將葉護太子帶回回紇。
……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
華夏歷三四五七年,乾元四載,二月。
這一月,李瑄巡視京兆府最西面的奉天縣。
歸途中,一詩登上《大唐月報》,以記錄國家的欣欣向榮。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大唐像春天一樣,生機勃勃,富有朝氣。
變革的春風(fēng),將吹至大唐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