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多是地廣人稀,環(huán)境惡劣。
每任大都護四年一屆,但區(qū)別于其他官吏,可以連任兩屆。
政績優(yōu)秀的大都護,可以直接升遷為尚書,甚至拜相。
如雪域都護府、渤海都護府、撫遠都護府、北庭都護府、鯨海都護府,這些控制更深的地方。
大唐直接在都護府內設立郡,大唐任命太守、縣令管轄,加快這些地方的漢化。
像安西都護府、蔥嶺都護府內國家、部落太多。
大唐只會開辟實際控制地,設立縣。
如蔥嶺都護府中,藥殺水(今錫爾河)以北的柘枝縣,西原縣,以及千泉古道上原本西突厥可汗的“行宮之地”,設立千泉縣。
還有新開辟的蔥嶺古道,烏滸水(今阿姆河)上游設立蔥嶺縣。
原本的小勃律,被大唐完成實際控制。
考慮到咽喉要地,位置天選,設立班超縣,以紀念班超經營西域。
若移民的話,這幾個縣一定會優(yōu)先。
李瑄認為移民不應該只靠發(fā)配而來的豪強、罪犯。
也會主動在河南、河北、河東、蜀地這些人口多的地方上,招募年輕力壯的青年男女。
除賤為良,他們家中都有七十畝土地。
如果他們移民,不僅會給一百畝土地,另外再給十只羊,十匹絹。另外以鄰為界,還可以共用牛馬。
有些家人亡于戰(zhàn)亂之中,這些豐厚待遇會吸引不少人報名,愿意遠走他鄉(xiāng)去搏一搏。
大唐有足夠的馬匹,雖然大多數馬匹夠不上戰(zhàn)馬的等級,但作為代步是沒問題的。
大唐咬咬牙,付出一些代價,只要能在蔥嶺、安西遷徙二十萬戶漢人,那么就會大局已定。
加上原本的漢人戶口,和軍人的家人,流放的漢人等。大唐人口將占據安西、蔥嶺的三分之一。
一旦漢化一些胡人,再經過繁衍生息,若干年后,大唐會徹底占領西域和河中。
另外,雪域高原和東北地區(qū)。最少再遷徙二十萬戶漢人。
以充實其中!
這是戰(zhàn)略國策,李瑄讓戶部尚書王昌齡負責關于人口遷徙的事情。
如果四年內可以完成目標,李瑄會拜王昌齡為宰相。
關于如何盡快漢化胡人,確立大唐的統(tǒng)治,李瑄將首席宰相李峴召至甘露殿,詢問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