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拉著李適之的手,讓李適之莫要多心。
李適之痛飲一杯酒,在這節(jié)日里,顯得更加歡快。
雖然李瑄為李適之開后門不符合規(guī)矩,但傳到民間,人們對至尊的孝心所感動,沒有不稱贊的。
還有人將永春門到武德門這條道,稱之為“父子道”,是皇帝與太上皇父子關系的標桿,也是一種見證。
大唐以孝治天下。
實際上,在李瑄之前,所有崩塌。
而李瑄以身作則,感人肺腑的事跡,令天下人更重視德孝。
那些關于孝順的古言,也不再停留于書面上。
元正日下午,李瑄起駕,照常去興慶宮見李隆基。
李隆基還活著,是名義上的太上皇,李瑄的義父,他就算做樣子,過年時也要去見一下。
實際上,李瑄每年的元正、元夕、清明、端午、中秋、李隆基壽誕、春至、夏至、秋至、冬至,他都會抽空去一次興慶宮。
哪怕李隆基不給他好臉色看,他也會笑臉相迎。
他的心xiong,怎么會在意一個完全失去權勢的老頭?
“高翁,現(xiàn)在雕版印刷坊已經在所有郡開設,正進一步在縣中設立,培養(yǎng)雕版工匠,是高翁的苦心經營,才有千秋萬代之福祉?!?/p>
高力士來興慶宮的興慶門迎接李瑄。
他現(xiàn)在更老了,頭發(fā)花白,據說眼睛也有些模糊。也就是俗稱的老花眼。
李瑄沒忘記高力士曾經對他的幫襯,在高力士拜見后,拉著高力士一起,到興慶宮見李隆基。
一路上,還向高力士說起印刷之事。
“活字印刷,是至尊的功勞,老奴可不敢貪功。是至尊高瞻遠矚,借老奴之手將雕版印刷推廣下去?!?/p>
高力士連忙擺手。
不敢再去承擔發(fā)明活字印刷術,推廣雕版印刷術的功績。
高力士毫無疑問對李隆基忠心耿耿。
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采。
夷夏雖有殊,氣味終不改。
歷史上的高力士即便被流放到五溪,受盡磨難,遭人冷落嘲諷,也沒有改變秉性與忠心。
在得知李隆基的死訊后,更是面北吐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