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封常清出列拱手。
“地方上,有七名太守被逆賊殺害,十八名長史、別駕,十六名縣令殉難。他們都是英雄,不僅要在地方刻石立碑,還要在大唐月報上逐期宣揚,永遠(yuǎn)也不能忘記。生者如斯,逝者已矣,他們的長子,將萌蔭縣男與縣子,得到殊榮?!?/p>
李瑄又向群臣說道。
英雄,不論何時都要用濃墨重彩去宣揚。
以激勵后來人。
那些與豪強(qiáng)沆瀣一氣,反抗朝廷的叛逆者,將被釘在恥辱柱上。
“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起身拱手。
能被豪強(qiáng)殺害的官吏,能力雖然不一定能凸出,但他們不與豪強(qiáng)狼狽為奸,品質(zhì)值得宣揚。
這樣的人,比及時掌控局勢的官吏,更難能可貴。
“吏部尚書,此次除賤為良,要依靠效率,收獲程度,對縣尉、縣丞、縣令、長史、郡守等官職進(jìn)行考核,也作為他們升遷的重要依據(jù),讓天下郡縣的官吏心服口服?!?/p>
李瑄的目光看向宰相劉晏。
“臣遵旨,臣會與吏部官吏細(xì)心研讀諸郡縣官吏的政績,將考核與升遷事宜,開誠布公?!?/p>
劉晏出列拱手。
那些完美完成除賤為良的縣,縣令得到升遷為長史、太守的資格。
原本的縣尉、縣丞進(jìn)階為縣令。
至于有能力的太守,會得到進(jìn)入朝廷的資格,或被其他重用。
但天下郡縣太多,使吏部的任務(wù)繁重。
管理效率可能會有些差錯。
接下來,李瑄與文武官吏具體商議其他事宜,確保除賤為良的后續(xù)能有條不紊地運行。
百廢待興,大唐新氣象,正是官吏們用事的時候。
新的科舉,新的制度。
在李瑄的英明領(lǐng)導(dǎo)下,一切皆有可能。
不論是文人士子,還是當(dāng)朝官吏,都想成為輪流執(zhí)掌輪回筆的五相之一。
大唐新積累的絹錢,需要盡快花出去。
爛在倉庫中,可不是好跡象。只要合理保留一部分用度即可。
李瑄著重吩咐工部尚書崔光遠(yuǎn),利用俘虜,招募農(nóng)閑時的壯夫,修橋修路,誓要把天塹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