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也低聲在李隆基耳側回應。
李隆基心里有數(shù),不再答復。
貌合形離的皇帝太子,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下,完成祭天儀式。
這一刻,李瑄正式加冕為皇太子。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p>
任誰都清楚,李瑄這個太子只是過渡。
他隨時會再進一步,成為大唐天子。
大臣們也準備迎接這一天到來。
對李峴、裴遵慶等大臣來說,只有李瑄成為皇帝,才算開啟新的紀元。
李瑄成為太子沒幾天,已經(jīng)有大臣請李隆基禪位,歸太上皇而養(yǎng)老。
現(xiàn)李瑄為儲君,失去秦王府爵,但尚書令、天策上將的職位還在。
李瑄已經(jīng)在想辦法改制這兩個部門。
即便成皇帝,也會兼任,加上皇權。
特別是天策府,李瑄準備將其作為后世的“總司令部”,其中包括參謀、后勤、兵甲、思想、軍校。
純粹的軍事機構。
而兵部則負責任免、召兵、訓練新兵、軍餉、撫恤、退役、預備役等職責。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先進的不是人口、面積,而是制度。
劃時代的軍事制度,足以碾壓任何同樣人數(shù)的軍隊。
國家從上上下下,都要改變。
在李瑄坐鎮(zhèn)政事堂的時候,外界的爭論,也逐漸歸于平靜。
李瑄成為太子殿下,木已成舟。苗晉卿、裴冕、房琯等老臣即便想要鬧事,也有心無力。
長安被李瑄經(jīng)營的如同鐵桶,針插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