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臉已經(jīng)黑了,在金城的時候,李璬的對手是你這個逆賊。
隴右軍中上上下下,全部腦生反骨。僅憑借他兒一人,如何能對抗一群反賊?
但李瑄明顯沒看上李璬,李隆基只能再次選擇其他青睞的兒子:“延王仁愛、善于騎射,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
文武雙全的二十子李玢,看李瑄還有什么好說的。
“延王雖知文武,但不懂得變通,當(dāng)今窮則思變,延王也不是好的選擇?!?/p>
李瑄依舊拒絕,有理有據(jù)的模樣。
“盛王何如?”
李隆基不得不選擇武惠妃為他留下的兒子李琦。
“盛王德行有所不足,不能服眾?!?/p>
李瑄再次拒絕。
“選涼王,你滿意了吧!”
本來想說壽王李琩,但李隆基吐到嘴邊的話又咽回肚子,然后用一種發(fā)牢騷的語氣,向李瑄說道。
他以為李瑄想要年幼的儲君,容易掌控。
而涼王李璿為李隆基第二十九子,當(dāng)前還未成年。
“當(dāng)今天下未穩(wěn),涼王年幼,不可以為太子?!?/p>
李瑄一如既往地拒絕。
“那還有品德優(yōu)良的皇子嗎?”
李隆基把手按在玉案上。
“既然圣人諸子不器,臣愿毛遂自薦,拜圣人為義父,請圣人立我為太子!”
李瑄向李隆基一拜,說出自己的目的。
李隆基瞪大眼睛。
雖然知道李瑄想要謀朝篡位,但兩人的血脈差得不是一丁半點,李瑄怎么好意思?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怪不得李瑄一直拒絕,原來是懷揣著這樣的目的而來。
連高力士都呆住了!
“你來弒君,你來篡位吧!史書上不會有你好名聲。你以為勝利者真能書寫歷史嗎?太宗皇帝玄武門政變,誰又能瞞得住天下人?”
越想越氣,李隆基失去理智,甚至連李世民都被拉出來鞭尸。
像是豁出去,不要命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