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主動放棄功范陽,并沒有讓史思明開心。
他想憑借堅城,盡可能地消磨唐軍士卒。
連著四次大敗給李光弼,史思明心里有一種挫敗感,他除了爭勝以外,還想尋求其他生機(jī)。
他對安祿山的勝利,并沒有報多大希望。
因為安祿山要面對比李光弼更多、更強(qiáng)的敵人。
他與安祿山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偷羊,一起從軍,一起造反,深知安祿山的底細(xì)。
在如今大逆風(fēng)的局勢下,他心里的憂慮難以放下。
李光弼四面圍攻范陽,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士氣遲早崩潰。
但史思明現(xiàn)在毫無辦法,他剛假傳安祿山詔書,忽悠士卒提升士氣。
讓士卒突圍,肯定沒有人跟隨。
而且他也沒地方可去。
李光弼令王思禮和仆固懷恩分南北進(jìn)攻范陽其他縣。
由于史思明將兵力全部抽調(diào)至范陽城,范陽諸縣,幾乎沒有過多抵抗,先后被唐軍攻克。
李瑄在得知劉客奴歸順大唐后,封他為盧龍都督,去“客奴”的賤名,賜名劉正臣。
令劉正臣率平盧軍,進(jìn)攻漁陽。
而李光弼又騰出一部分兵力,與劉正臣一起夾擊漁陽郡。
十日不到,便攻克全郡,破漁陽城,偽漁陽太守欲逃往室韋,尋求庇護(hù),但在路上被王思禮截殺。
數(shù)日后,王思禮北上進(jìn)攻密云郡,克密云城,擒偽密云太守。
至此,安祿山在黃河以北,僅剩下老巢范陽城,而且還被圍得水泄不通,史思明插翅難逃。
……
陜郡。
“不愧是李瑄,不愧是天將軍!”
崔乾佑望著營寨中落下的大燕軍旗,握緊拳頭。
軍旗還在隨風(fēng)飄揚(yáng),但將士們士氣低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