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伸出顫抖的右手,撫摸著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的和氏璧。
光潤的和氏璧提起的時候,重若千鈞。
他心中滿是糾結、復雜與絕望。曾經的輝煌如過眼云煙,如今山河顛覆,社稷崩塌。
他為了活命,只能屈服于李瑄的威勢之下。
后悔重用李瑄,糾結于自己用人的失誤,悔恨當初未能洞察局勢,力挽狂瀾。
太極殿前,氣運所在,天道何在?
李隆基復雜的情緒交織,有對往日榮光的眷戀,有對百姓疾苦的愧疚,更有對未來命運的恐懼。
絕望如影隨形,他深知已無力回天,前路茫茫。
只能懷著滿心的悲涼,在任命書上蓋下“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這一瞬間,傳國玉璽仿佛輕得如同一片羽毛。
在李隆基丟下傳國玉璽的那一刻,神器易主。
今后,李瑄將執(zhí)掌國璽,開始他的權臣生涯。
“拜見秦王,陛下圣明!”
大概有十分之一的大臣,拱手向李瑄一拜,贊嘆李隆基的圣明。
李瑄舉高詔書,看向下方拜見的大臣。
多品秩較低,如李瑄現(xiàn)在的僚屬、麾下崔光遠、劉單、王滔、李紓、封常清等,以及之前提拔的呂堙、路嗣恭、王冰、陳藏器、蕭華等僚屬。還有和李瑄,以及李瑄妻子沾親帶故的人,他們看到機會。
“拜見秦王……”
大臣們左右相顧,又過幾個呼吸后,王維、裴遵慶、張鎬、韋見素等大臣向李瑄一拜。
即便如此,也才到達五成。
半數(shù)官吏并沒有向李瑄拜見,呼李瑄為秦王。
對比,李瑄記在心里,沒有在大典上有所行動。
“請陛下下令前往兩儀殿,參加祭祀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