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郡守各懷鬼胎,李璬下達的強征命令,被他們忽視。
李瑄隨時會殺過黃河,總要留一條退路。
他們的擔心不是多余的,李瑄派遣探馬,翻越大雪山,從孔道過,輕而易舉地來到隴右威戎軍。
這里是以前吐蕃的新城,安重璋曾在這里常年任威戎軍使。
過威戎軍,可以輕易到達鄯州城、湟水城,也可以渡過湟水,通過日月山,到達青海、九曲。
李瑄雖在涼州城,但派遣的探馬數(shù)以百計,隨時可以與隴右諸將取得聯(lián)系。
他們按照李瑄的吩咐,向金城行軍。
另外,李瑄也與廖崢嶸建立聯(lián)系。
讓他通過長安留下的探子,將長安的風吹草動通知他。
李瑄感覺時機差不多后,會直接收網(wǎng)。
……
洛陽,正月初一。
安祿山拿下洛陽后,變得更加膨脹。
由于他身體肥胖,長年長瘡癤,范陽起兵之后視力漸漸模糊。
這讓安祿山氣惱,他在洛陽看到巍峨壯麗的宮殿后,想當皇帝的心思,再也難以遏制。
安祿山讓狗頭軍師高尚暗中逼迫洛陽的年邁老人,和一些僧人、道士,勸諫他榮登大寶。
安祿山連像模像樣的推辭都沒有,當即就召集文武大臣,將早已準備好的龍袍披在身上,在洛陽稱帝。
安祿山在燕地起事,定國號為“燕”,自稱大燕雄武皇帝,改元圣武元年。
他將達奚珣等投降,且有威望的大臣拜為名義上的丞相,表達自己器重漢族士人和正統(tǒng)之心。
實際上的政務由嚴莊、高尚、張通儒等人把持。
是以,安祿山開始制定雄心勃勃,征服天下的計劃。
他派遣崔乾佑和兒子安慶緒一起,進攻潼關。
安祿山稱帝的消息在數(shù)日后傳至長安。
彼時,李隆基剛得知李瑄叛亂的消息,又聽到安祿山稱帝,再也無法遏制住憤怒,用鞭撻宮人的方法,來發(fā)泄心中的戾氣。
這個時候,除了楊玉環(huán)和高力士,誰也不敢靠近李隆基。
好在不久后李隆基終于收到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