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關幾乎廢棄,即便重整蕭關也起不到效果。
長安四塞之地,但地形因素,使蕭關難以承受劇烈戰(zhàn)斗。
抓狂的李隆基,只能向烏懷愿下達軍令,讓他無論如何要擋住李瑄東進。
隴右諸軍,要速速到河西走廊支援,將李瑄堵在河西走上。
涼州城。
烏懷愿每天都能見到三波從朝廷來的使者,監(jiān)督他的用兵。
他總是能聽到不同的策令!
李瑄如秋風掃落葉般連下四郡,烏懷愿怎會不害怕呢?
赤水軍曾是天下第一大軍,但被李瑄召走一萬騎,組建長城軍,現只剩下兩萬一千人。
好在之前朝廷召喚河西軍至長安,烏懷愿將大斗軍也召至涼州城,準備一起出發(fā)。
現在總兵力到達兩萬八千人。
出去野戰(zhàn)是不可能的。
烏懷愿也不敢投降,他依附楊國忠,李瑄與楊國忠不睦,一定不會放過他。
這八年來,軍中出現不少新兵,烏懷愿主要提拔新兵新將,壓制老兵,試圖掌控赤水軍、大斗軍。
烏懷愿有信心用三萬兵馬守住河隴第一大城涼州城,等待援軍。
在開元十七年的時候,吐蕃宰相韋·達扎恭祿在河西馳騁,攻城略地。
王君毚龜縮在涼州城中堅守,使韋·達扎恭祿不得不退兵。
有足夠的強弩、雷石滾木,糧草,涼州城就是難啃的骨頭。
為此,烏懷愿還學著李瑄,在李瑄率領大軍到達涼州城前,從諸牧監(jiān)取牛羊,犒勞士卒。
又從河西府庫中取絹萬段,賞賜將士,收河西軍心。
以免像墨離、建康等軍一樣,輕易向李瑄投降。
烏懷愿也沒忘記李瑄那“煽動人心”的戰(zhàn)前陳詞。
“諸位將士,李瑄深受皇恩,如今卻背棄恩典,叛亂謀逆,令人痛心疾首?!?/p>
“李瑄現在是逆賊,早已不是我們的將軍。你們吃的是朝廷的俸祿,當為國盡忠?!?/p>
“只要涼州城橫在這里,哪怕是十萬鐵騎,也不可通行。待叛亂到來,爾等只需聽從我的命令……”
烏懷愿將赤水軍、大斗軍召到城中的校場上,讓他們放棄幻想,殊死搏斗,并許諾一旦擊退李瑄,人人都有封侯拜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