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內(nèi)部矛盾,加上天然的蔥領屏障,讓大食無法付諸行動。
“我大食愿意將河中交給大唐,從此以后不再踏入河中一步。”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答非所問。
“大食已經(jīng)失去河中,說出這樣的話,不覺得可笑嗎?”
李瑄嗤笑一聲,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別妄圖想在談判桌上得到。
大食在河中一敗涂地,說這些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國家的力量還很強大,是誠心停戰(zhàn),希望天將軍能三思?!?/p>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心中憋屈地回復。
“大食的強大是相對的。你們的王朝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卻大肆征戰(zhàn),注定了你們的失敗?!?/p>
“戰(zhàn)爭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開始,絕不會在你希望的時候結(jié)束。既然你們大食的兵馬還很強大,為什么還要向我求和呢?”
李瑄向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反問道。
他知道黑衣大食內(nèi)部矛盾非常多,特別是河中大敗以后。
歷史上,大食首任哈里發(fā)艾布·阿拔斯在這兩年內(nèi)死亡。
死因是天花。
但李瑄猜測,這個時空的艾布·阿拔斯,不一定會病死。
因為歷史上呼羅珊總督為緩解與艾布·阿拔斯的矛盾,率領千人到達伊拉克,然后與艾布·阿拔斯一起到圣城朝拜。
從圣城回去的路上,艾布·阿拔斯傳染天花后死亡。
艾布·阿拔斯想鎮(zhèn)住內(nèi)部并不容易。
李瑄倒是想在呼羅珊行省的邊境,與大食士卒,再次發(fā)生一場沖突,來打擊艾布·阿拔斯的統(tǒng)治。
“天將軍,如何你才能答應停戰(zhàn)……”
短暫的交談,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已經(jīng)知道李瑄是油鹽不進的難纏人物,索性不再去想那些不切實際。
“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后的大戰(zhàn)
唐軍在阿比瓦爾德兵力大增,且是更精銳的騎兵到來,使大食產(chǎn)生巨大壓力。
他們現(xiàn)在只能憑借阿比瓦爾德河,與唐軍僵持。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本就沒有底氣,他的名字叫哈立德,但跟安拉之劍哈立德相比,判若云泥。
他毛遂自薦領兵東來,主要是想著秀一把存在感,等回去以后,接管大埃米爾的職位,是帶著政治目的。
原以為這場戰(zhàn)爭,會隨著唐軍占領河中而結(jié)束,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與天將軍的談判會很順利,誰知已經(jīng)消失許久的薩珊波斯建立。
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就知道要壞事了,喜歡逢迎的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太清楚艾布·阿拔斯的脾氣。
在與大唐戰(zhàn)爭之前,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最畏懼的一個人,不是艾布·阿拔斯,而是呼羅珊總督。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是波斯貴族出身,在呼羅珊總督起義的時候,他意識到腐朽的白衣大食,已經(jīng)江河日下,所以加入呼羅珊總督的隊伍,成為呼羅珊總督麾下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