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令將損害的利益太多,宋渾是李林甫的親信,他本很少站出來,現(xiàn)在他不得不辯解。
他還是老一套說辭,明明是于國民有利的策令,卻用“人心”去質(zhì)疑。
而對于宋渾的話,李隆基沒有回復,顯然想讓李瑄開口。
“如果是宋太尉在此,一定會毫不猶豫同意新法,因為宋太尉問心無愧?!?/p>
李瑄面對宋渾,答非所問。
宋渾的父親是與姚崇并稱的宋璟。
李瑄知道宋渾斂財眾多,在歷史上是巨貪。
只是現(xiàn)在他收斂許多,李瑄沒有找到把柄問罪他。
“家父在天有靈,也一定不會同意。”
宋渾有些不自然,但他面不改色地說道。
“之前宋侍郎說一條鞭法和考成法會使官吏急于求成。但是在頒布常平新法的時候,許多文武大臣也這么說,現(xiàn)在常平新法良好運行,那些阻撓新法的郡守、縣令都已被處死,而阻撓一條鞭法和考成法的官吏,也會如此!”
李瑄剛才提起宋璟是先聲奪人,現(xiàn)在則正言正色地厲聲質(zhì)詢。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
眾所周知,李瑄對魚肉百姓的官吏和貪官污吏,絕不手軟。
正因為李瑄以身作則,和嚴謹?shù)穆煞?,地方官吏才有所收斂,使天寶年間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生機。
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只要無法根治,李瑄壓制得越狠,屆時反彈得就越利害。
宋渾自知辜負父親宋璟,哪怕李瑄拜相以來不再貪污,但他一向與李林甫友善。
而心中的欲望,也一直被撩撥。
這也使宋渾在此次朝會上,第一個反駁李瑄。
然而李瑄的話,讓宋渾外厲內(nèi)荏,無從反駁。
此時,李瑄的老對手,精通經(jīng)典的達奚珣站出來,想再與李瑄對峙一次。